有法定条件限制。可以补缴最长十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可以补缴最长7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缴纳养老保险不受"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限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的。
因此,缴纳养老保险的法定条件是缴费年限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只要缴费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年龄达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条件,缴费人就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所以,农村户籍(农业)与补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关系。
那么,农村居民怎样选择缴纳养老保险待遇呢?只要把握一个法定不缴费时间、两个随便缴费年龄,和60周岁以后当月缴当月享受的要求即可。
一个法定不缴费时间。即2014年2月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缴费,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当年是每月50元,年600元,现在是月88元,年1056元。这是2014年2月21日国发(2014)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规定的。
两个随便缴。即2014年2月没有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可以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标准自已根据经济能力选择一个档次缴费,最长可以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年,缴足15年,满60周岁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也可以选择灵活就业人员缴养老保险,根据自已的经济能力选择一个档次缴纳,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缴足15周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最后是已经超过60周岁的农村居民,当年缴费当月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总体原则是基础养老金国家和各级政府拨付,个人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