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金和企业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未来可能是一样的,现在不一样。
目前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推出了养老金计算新办法,新办法也使用这三部分计算养老金了。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两者是相同的。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间上是有差距的。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对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前工作时间,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充。
企业退休人员的计算时间一般是1996年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一段工作时间之后,参加工作的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计算时间是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时间。两者差距是非常大的,过渡性养老金比个人账户养老金要划算很多。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了保证新旧老办法的顺利过渡,国家规定了十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现在是使用新老办法同时计算养老金的。在发放老办法计算退休金的基础上,增发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
除了这样的差距之外,事业单位比企业退休人员还多了一份事业职业年金待遇。不过这份职业年金待遇是2014年10月之后新建立起来的。
相对而言,如果企业也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两者待遇就能拉平了,但是目前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覆盖人员数量仅仅2300多万,没有较好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积极性不大。
除了这些待遇之外,事业单位还多着一些住房补贴之类的改革性津贴,退休待遇。虽然企业退休人员也有,比如烟台是33元,青岛是59元,杭州市是190元,但是差距还是很大的。
即使计算方法相同,影响退休金待遇的重要因素就是缴费基数。
2019年1月1日起,国家将社保交由税务部门管理,很多企业开始吐槽,交不起社保了。因为,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按照真实基数交纳社保,或甚至不给职工交社保。由于税务对企业收支情况掌握比较完善,所以,相应企业害怕被追缴以前的保险并增加负担。
实际上没有按真实基数交纳社保,也直接影响我们的退休待遇高低。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家标准缴纳的,所以相同缴费年限下的退休金也会比企业按照最低基数缴费要高出很多。
国家也在努力尝试拉平企业人员和事业人员的待遇,曾经尝试调研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同档次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差异问题,实际还是事业单位水平低。但是基层来讲,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对于普通工人又高了。
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各项制度的完善,能够让企业和事业人员退休待遇,在付出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待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