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养老金不够怎么办? 专家:拿南方的钱来支援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只要国家按照《社会保险法》对企业职工“视同缴费”部分投入足够资金,各地区之间职工基本养老基金转移比例适当(现在较低),各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符合规定,就不会导致老工业地区和人口流出省份养老基金不足,也不会导致养老保险缴费率很高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过低。
目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近5万亿元,平均可满足17个月的支付。但是,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下,东北等部分省份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的问题,也就是当年收缴上来的钱不够当年的发放。记者了解到,将养老金结余较多的地区的钱拿到不够发的地方救急,在很多年以前已经有专家提出类似建议,并在行业内引起过激烈的争议。
所以应该合理确定各地区之间养老基金转移比例,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争取尽快达到国际平均投入比例),尽快提高统筹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其它保险省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便于缴费和跨统筹区转移,充分利用结余资金,保证全国各地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并把结余资理财序入高收益的国家重点工程,提高计息利率,确保增值。
既然“2018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元”, 规模在不断扩大,就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适当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差距,纠正提前缴费20多年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约为机关事业单位一半的不公平状况,尽快制定公平、公正、合理、所有职工统一的办法。
应该充分利用国企分红和上缴的利润补充企业养老基金,不该急于大范围划拨国有资产进社保而降低国资占比,避免将大量养老金结余投入股市而增加基金风险,应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再增加划拨比例,以利于增强年轻人缴费信心,促进社会保险健康发展。
实行社保税务统征,还能减少不缴、少缴社保费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降低以前正规缴费单位和个人的负担,促进正规企业的发展,增加正规企业职工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也应该精兵简政,控制垄断国企人员过高待遇(防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攀比),适当提高收益上缴比例,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增加财政对职工“视同缴费”的投入,适当降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缩小与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的差距,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使他们安度晚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