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多缴多领、长缴多领、少缴少领、不缴不领”的情况,是一种常态吗?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养老金“多缴多领、长缴多领、少缴少领”这是常态,也是公平合理的。
不缴不领则可能不成立。因为存在不缴费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是养老金计发和上调的基本原则,反之就是少缴少得,短缴少得。
多缴多领、长缴多领、少缴少领,体现激励,公平合理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这种方法体现出了激励原则和效率原则。
因为,养老金多缴多领、长缴多领,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多缴费、长缴费,这样一来不仅其本人养老金更高,退休生活更有保障,而且进入到养老保险基金的钱也会增多,从而有助于保障这个制度的平稳健康运行。
相反,如果说让少缴多得、短缴多得的话,缴费少、缴费短的人养老金反而高,这样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因为这样一来,就没人愿意多缴费、长缴费了,都去按照最低社保缴费基数缴费,都只缴费最低15年缴费年限,这样就会危害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转和维系。
不缴不领并非常态化,存在不缴费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不缴不领体现出了养老保险是一种保险,不是一种福利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只有缴费才能领取养老金,不缴费不能领取。
不过,也存在不缴费就能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就在对于城乡居民来说,如果在新农保或城居保实施时年满60岁了,那么就无需个人缴费,就能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国最低标准是88月每月,最高的是上海1010元,北京今年也上调到了800元。
不缴多领也存在,但目前已经没有制度基础了
注意到,很多网友会说,那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费,就能领很多养老金,不缴多领,这是公平合理的吗?
没错,2014年10月1日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费,就能领取财政支付的高额养老金,养老金代替率往往高达80%以上,也就是养老金占工资水平的80%以上。这就是养老金的双轨制。
不过,养老金双轨制在2014年10月1日被终结了,从那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了,免缴费已经成为历史,他们也是要缴费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样都是8%。
所以,其实,不缴多领其实已经不存在制度基础了。随着很多地方在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人,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两者待遇差也会逐步缩小。
比如,宁夏2019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是5.5%,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是4%。
综上所述,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少缴少得是常态化,科学合理的,不缴不领并非常态,存在不缴费也领取养老金的情况。而网友诟病的不缴多得,也丧失了制度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