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黑龙江,这两个省区都属于较为困难的省区,关于他们两个地方的养老金水平真的相差不大。
2017年底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这里边对各省市的养老保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期,并没有更新的报告公布。
在发展报告中,实际上内蒙古和黑龙江都属于养老保险基金非常紧张的地区。2016年内蒙古的参保人数和退休职工的抚养比是1.58:1,黑龙江省更严峻,是1.3:1。
黑龙江省参保人数是1144万人,内蒙古只有655万人。也就是说2016年黑龙江省有退休职工497万人,内蒙古只有253万人。
2016年内蒙古收入养老保险基金575亿元,支出597亿元,当期结余负-22亿元,累计结余434亿。
2016年,黑龙江收入养老保险基金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赤字320亿元,累计结余-232亿元。
黑龙江省是全国第1个将所有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花光的省市,内蒙古也是收不抵支,未来这样的情况也越来越严峻。不过2018年7月1日起,国家实行了养老保险的中央调剂制度,调剂金的比例初始设定为3%,2019年提高为3.5%。能够有效调剂各省市之间养老保险收支的不平衡。
通过计算,2016年黑龙江省的养老金水平是2028元每月,而内蒙古只有1966元每月。不过这个养老金水平是不准确的,因为还包括一些逝世老人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等其他待遇。不过总体来看,人均养老金待遇是相差不大的,只有62元。
大家都知道我们计算养老金待遇时,要使用的是退休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不仅影响我们的基础养老金待遇,也包括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内蒙古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2018年是5641元,黑龙江省只有4645元。即使是2019年也不过是4735元。使用的社平工资相差近1000元的话,很明显就会拉开退休待遇的差距。
近年来,我们国家每年都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调整。调整的总体水平是按照上年度所在省市养老金的一定比例确定,2018和2019年都是5%。
以2018年为例,内蒙古定额调整47元;按养老金比例调整1.8%、缴费年限调整每年1.5元;对70岁以上老人倾斜照顾,每人每月30元,年龄每增加一年养老金再增加三元。缴费30年,养老金2000元的70岁以下退休职工,会增加基本养老金128元。
黑龙江省是定额调整40元,按养老金水平调整0.5%,按缴费年限调整2.1元,70岁以上老人分别增加30元和40元,艰苦偏远地区也有5~15元的照顾。缴费30年,养老金2000元的70岁以下职工,能够增加基本养老金113元。
两个地区养老金调整方案相差15元。
综上所述,通过各项比较确实养老金相差不大的,可能内蒙古的发展略微占优一点。目前,当地的平均养老金水平应当都在2300到24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