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主要就是国家养老金有比较大的缺口,医保缺口越来越大,寿命却在不断增加,企业税负又不可能无限增加。除了延迟退休年龄还有啥办法!
具体分析下原因,原来确实是大势所趋
1.养老基金前景堪忧。今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28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可能会首次出现负数;而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养老“资金池”若入不敷出,必然会倒逼延迟退休的实施。
2.2017年以来全国一些地方“抢人大战”此起彼伏,反映了我国人口困局尤其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各地预期青年人口将急剧减少,同时老年人延迟退休增加劳动力也是一个重要解决办法。目前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8岁以上。60岁对普通民众来说,可以说是正当壮年,而对于女性来说,55岁更是精力充沛之时。所以延迟退休也是必然的。
看看最新公布的延迟退休的影响人群,正面面对把
人社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由于今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我们假定2020年出台,2025年落地实施的话,就是以下四个群体将受影响,未来都是延迟退休的目标人群:
第一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第二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第三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第四类90后年轻人(1990及以后出生的人)
讲讲看法和建议,能够做的更好些
1.延迟退休既然无法改变,那也需要解决企事业单位的双轨制问题。这种不公平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平稳发展,公务员社保并轨到现在没有全面落实,公务员医疗的高福利至今没有改变。还有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要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所以,在出台延迟退休之前,应该尽可能的拉近企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2.延迟退休虽然没办法改变,但延迟退休多长时间应该由职工根据情况自己来决定。反正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为原则。因为有些岗位体力繁重,很多年长的职工适应不了,希望早点退休,而另一些机会单位的职工,因为工作清闲,工作压力小,希望多干几年。所以,即使延迟退休,也应该因人而异。千万别搞一刀切式的延迟退休方式。
3.社会雇佣老年人的配套扶持措施要跟上啊。哪个民企愿意聘用60-65岁老头,在职期间的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事故,在索赔上很难纠缠得清,一个事故都可能要一个小微企业的命,毕竟中国保险保障还没有全部社会化和市场化,公司担责太大了。针对岁数大的人就业,如果国家给予企业扶持措施或者豁免措施,也要及时跟上,让企业有雇佣积极性。
举个例子说:京东刘强东说:如果员工遇到大病和意外死亡将把子女抚养到22岁,如果退休年龄延迟5年,京东使用一堆50-65老头快递员,风险太大了,估计京东破产10次也不够赔付的,京东人事肯定会有准备,年龄估计过40岁就差不多把你变成外包人员或者内部处理了。
总体说: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例如针对企业的扶持措施,最后结果延迟推究就是老年人想就业找不到工作,同时也领不到养老金,怎么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