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一个人,只是存在参保身份是在职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的不同,除此之外其他的条件,包括缴费基数等都完全相同,那么他的退休养老金不会存在差异。
众所周知,根据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计算公式,养老金的确定需要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时间、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和过渡性养老金等六个参数。只要这六个参数完全一致,则基本养老金就没有差别。
第一,社平工资。
在计算基本养老金时,会使用所在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工资取决于不同的统筹地区,跟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也是跟时间有关系。也就是说,社平工资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经济发达地区社平工资高,时间越往后社平工资也会更高。
第二,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是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的比值。同样的缴费基数,同样的社平工资,那么缴费指数也会相等。
第三,缴费时间。
根据长缴多得原则,每延长缴费时间一年,会提高基础养老金一个百分点。
第四,个人账户储存额。
只有在同一地区、相同的时间段内、缴纳相同的养老保险费,才能保证个人账户储存额没有差异。
第五,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跟退休年龄有关系,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第六,过渡养老金。
各个地方对过渡养老金的规定不尽相同。
因此,如果是同一个人在职时以社平工资的100%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与其离职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按照社平工资的100%档次缴费,将来的退休养老金不会有差异。如果是两个人都按照社平工资的100%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由于还存在其他五个变量很难完全一致,因而两个人的退休养老金很有可能不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