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不同,对社保缴费和社保待遇有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社保缴费不同
社保缴费是根据缴费基数乘以固定的缴费率来确定的,缴费基数不同,社保缴费自然也就不一样。即存在以下公式:
社保缴费=缴费基数×缴费率。
比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选择3000元的缴费基数和选择5000元的缴费基数,养老保险费可能就会差距:
5000×20%-3000×20%=400元/月。
第二,社保待遇不同
按照社保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不同的缴费基数,可以导致退休基本养老金不同,也会使得医疗保险返还个人账户的金额不同。
比如,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是按照标准公式计算基本养老金的。
缴费基数高,缴费指数就高,从而基础养老金也高;同时,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多。两部分相加,退休基本养老金也会是高的。
第三,退休养老金调整受益不同
缴费基数高,使得退休基本养老金高。在退休后调整养老金时,有一部分是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高的受益程度就会大一些。
总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对于在职人员是根据其年收入而定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讲要量力而行。不管怎样,“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是会发挥作用的,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对等,待遇与缴费挂钩”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