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穷人才更需要保险,但事实上,如果真的是特别穷还真的未必能买得起保险。因为保险销售人员靠的是佣金来生存,特别便宜的保险拿不到多少佣金,他们也不愿意销售,保险公司看没人销售也不愿意开发。
因此,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基本都开在城市,经济基础越是发达的地区,保险公司越多,经济越是欠发达的地区,保险公司越少。之前稍微统计了一下,在西部和西北,如果只买在本省有分公司的保险公司买保险,其实当地的人可以选择的特别有限,而在北京,几乎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开设分公司。这就是差别。
除了经济因素,人的认识也是有区别的。保险属于金融产品的一种,而且形态复杂,因此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金融产品。
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了之前在乡村保险市场几乎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只有几家公司在经营。
但是随着洗脚进城的浪潮,以及外出务工,互联网的普及,等等,让保险的意识开始在乡村萌芽,很多人认识到保险的用处,也开始有闲钱买保险。而广阔的市场,自然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放弃的,所以才会出现下乡卖保险的越来越多的现象。
有需求就有供给,有供给就会激发需求。这很正常,但是也要防止误导的发生。买保险,更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