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一提到买保险,很多老铁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买份能返钱的。
而一提到返还型,分红险应该是大家接触最多的了,代理人给你介绍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
“你看啊,买了份保险,不仅有保障,还有分红,几年交几万块钱,既保病,又保命,养老钱都有着落了。”
如果你信了,恭喜你,正中他的下怀。
紫霞不止一次的说过,分红险就是一个天坑,最典型的产品就是金佑人生,之前我有扒过它,没看过的戳蓝字:
比平安福还坑的保险,要停售了...
最近后台又有不少人问XX分红险怎么样,今天我就着重和大家唠唠分红险的坑在哪,我为啥不买?
二.
分红险,其实它算不上大类险种,只能说是一种保险的型号。
打个比方,如果你把寿险(保身故)当成冰箱,那带有分红型的寿险就是双开门的冰箱。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上的分红险经常作为一个型号,捆绑在保障型的险种后面卖,这类保险通常以主险(分红险)+附加险的形式存在。
比如金佑人生——
主险是分红型终身寿险,保身故;附加险提前给付重大疾病,这就是保险代理人所谓的“又保病,又保命”。
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两个都保,只是二赔一,而且价格贵的离谱——
30岁的男性,买30万保额,一年要缴费1万多。。
写到这估计又有人来怼我了:虽然保费贵,但是保额会涨啊,几十年以后保额就会很高了。
呵呵...
会长大的保额,这其实是分红险的一个大坑。
就算它20年后保额能从30万涨到50万,那我为啥现在不直接买一个不带分红就有50万保额的终身重疾险呢?
比如公认性价比不错的多啦a保吧,带身故保障,重疾赔三次,就算价格跟金佑一样,保障就能碾压金佑好几次。
而且,大家要明白,分红只是在计划书里,几十年后能不能达到还说不准,保险公司在合同里明确的告诉你只是预期:
所以,分红险的保额会涨,听听就好了,没必要为了这几十年保额差的空档期付多余的钱。
三.
那,所谓的“分红收益”哪里来的呢?
这里就要说分红险的第二个坑了,分红收益的来源。
要说分红这个名字,起的是真好,总是能让人误以为它是保险公司的利润,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恭喜你被人卖了。。。
这个收益其实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保额,带分红的能比不带分红的贵上一大半,但是,保险公司的保费都是精算师们算出来的,他不能凭空给你涨价50%吧?
明显着抢钱啊,好说不好听,起码要包装的好看一点。
于是,精算师们开始精算假设了——
本来死亡率只有万分之一,现在假设到千分之一,本来费用成本是10%,现在假设到20%,实际的情况肯定不一样啊,不可能为了这个分红险当年的死亡率就大幅上升吧。。
这样一来,实际的成本跟之前的预期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差额,这就是所谓的“可分配盈余”,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保险公司今年的利润呢?
保险公司经常会说将可分配盈余的70%分给你,也就是说,从你身上赚的钱,保险公司自己吃掉了30%。
但实际上,他捞去的钱可不仅仅有这30%。。。
其中,分给你的70%里面还会做分割,一部分是年度分红,一部分是终了红利——
年度的当年就给你,终了的保险公司说我先不给你,为了让你保险到期时拿到更多的钱,终了红利保单结束时再给你。
这笔看起来不少的终了红利,年复一年的挂在保险公司账上,一不小心经济危机来了,比如08年,15年,保险公司全线亏损,这时就把终了红利拿出来补洞了,你的终了红利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所以,赚你的钱,能分给你50%不错了,听代理人忽悠的时候,别老傻傻的听最高档分红,能保持一个平稳的低档和中档之间就偷着乐吧。。
分红是没有保底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今年想分就分,不想分你也没辙,没有任何公开数据公布保险公司真正的可分配盈余,公布出来的,那都是花剩下的
……
总之,紫霞认为当前中国所有的分红险,不针对任何保险公司,都不怎么靠谱,尤其是两全(分红型),烂到没朋友。
分红险虽然烂,但它没有骗人,合同里说的很明白,骗人的是代理人。。
如果你真的想为家人的未来做打算,还是优先给家里的经济支柱添置消费型重疾险做足保额吧,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才是王道。
毕竟大人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长,老人老有所依的唯一前提。你说呢?
好啦,今天的保险内容就聊到这,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了一丢丢启发,那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如果你最近正好想买类似的分红险,可以把计划书拿出来,和我文中讲的套路对比一下,拿不准的话,留言给我,帮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