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存钱还是好习惯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不管是现今还是未来,存钱都是好习惯,而至于具体的存钱方法需要有所改变,不能单纯的像过往一样只存在银行。
提前消费固然好,比如可以先享受后付费,但是相应的利息是否还的起?以及存在较大的“需要”风险,比如失业了就觉得人生没有希望,生病了没钱医治。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没有钱,或者常常提前消费,那么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都成空谈,一遇到坎坷就可能陷入困境,最后像乞丐或流浪者一样活着。
即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虽然大多数西方人都提前消费,但他们存在一个问题,他们最恐惧的不是治安问题,而是失业率过高。他们一旦失业,也就相声的所有“需要”得不到满足,会让人生陷入困境。
目前我国有向提前消费的方向倾斜,比如没钱却买房买车(甚至没有赚钱能力的学生都开始校园贷或信用贷),以致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不断下行,甚至很多人房贷车贷还款金额占到工薪的百分之七八十。
那么万一失业了呢?房贷车贷怎么还?自己或家人的生活费怎么来?生病了怎么医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应该庆幸,比如自己没有失业,比如国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要不这些风险你根本承受不起。
能不提前消费能不借钱,我们就不要去消费不要去借钱,而应当将收入作为一个积累,使其投资收益最终成为工薪的一部分。比如有100万资产进行投资理财,不需要承受多大的风险也不需要丰富的投资经验,只要投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一年的投资收益都在5万左右。如果你的工资是一万,那么投资收益差不多就占到工薪的1/2了,随着投资收益的复利这种占比会越来越高,甚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相反如果提前消费或者借贷,所需支付的利率远在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之上,即不能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要支付高于收益的利息,请问这占到你工薪的百分之几?因此,能存钱时尽量的存钱,别太在意外部的议论,所存的钱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