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说,相互宝存在“诱导开通、私自扣费和理赔难”等问题,在某投诉平台上搜索相互宝,可以搜到大量关于相互宝的投诉。
诱导开通,可能很多人都遭遇过,说白了就是贪小便宜,为了红包,一不小心就开通了相互宝。
私自扣费,说的是相互宝每一期扣除费用不会提醒。这一点确实是相互宝做得很不好的地方,我是相互宝的长期用户,相互宝每期扣费,一方面银行不会发扣费短信,支付宝上面虽然有扣费通知,但是现在支付宝的信息太多,你不注意根本看不到。
理赔难,就是用户自认为符合相互宝互助金申请条件,却认为相互宝故意刁难。
关于相互宝,可以说从它出生就一直被受争议。关于相互宝的这些投诉,我作为一个老用户来看,还是很客观的。现在的支付宝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纯粹,已经不能用一个支付工具来定义,这恰恰是我越来越不喜欢支付宝的原因。相互宝虽然每一期都能有不错的管理费收入,但是对于支付宝来说,相互宝的最大价值并不是这笔管理费收入,而是相互宝带来的巨大流量池。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必争之地,支付宝现在是想尽各种手段,争夺并维持流量,去年支付宝的“新商业新生态”大会上,支付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认为,移动支付是线下数字经济的重要入口,以支付为起点的全域、全链路数字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支付宝变得让我有点不认识了,每次打开支付宝,无数的“小红点”和未读消息,足以说明支付宝当下的急功近利。相互宝作为支付宝的其中一个流量池,很难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