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相比普遍较低。一些城市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每月只有2-300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通常要4-5000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比较多。而这些年来,国家也在努力缩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差距。但最终结果是,企业退休人员尽管养老金年年上涨,但还是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涨幅有着不小差距。
造成我国退休金双轨制。主要是1992年至1995年间,我国企业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当时,企业职工就开始要缴纳社保基金,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之后的收入还是由国家财政拨付,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替代率是100%。这就是双轨制的存在原因。直到2014年10月1日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从此,在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就开始参与到缴纳社保基金的队伍中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
但即便是如此,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也远不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这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机关事业单位给年轻职工缴纳养老金是足额、顶格上缴,并不太在意费用支出的多少。而企业职工养老金除了国企、央企等缴纳情况还不错之外,广大民营企业都不太愿意给职工缴纳社保基金,实在不行就按上年的平均工资的60%最低标准缴纳养老金。一边是事业单位替职工交足了社保基金,一边是民企给职工缴纳社保时能省则省,最终养老金的多少就会有明显差距了。
再者,与缴纳养老金的年限,也有很大关系。通常一个人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基本上都是做到退休,中间很少有跳槽现象发生。那么一个人从20多岁参加工作,养老金一直缴到60岁退休,至少工作要30多年,这也意味着,事业单位缴纳养老金是持续不断的。而民营企业的职工,今年在这家民营企业上班,明天可能换另外一家企业,中间还可能有几个月的失业,养老金缴纳是断断续续的,缴纳养老金能达到15年要求,就算不错了。
最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的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有一笔是职业年金。试想,本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是按上限缴纳,再加上缴纳的年限又比企业的职工长,更关键的是,机关事业单位还要给职工再多缴纳一笔职业年金,这样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要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所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退休后,往往生活比较富裕,可以经常出国旅游。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向来是比较低一些的,这并不奇怪。企业退休人员多数是在民企工作,民企通常出于效益出发,只会给职工缴纳最低限度的养老金,同时,企业职工的工作经常有变化,养老金缴纳也是时断时续,能够交满15年已经不错了。更关键的是,企业退休人员没有职业年金,而机关事业单位是给职工交纳职业年金的,所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收入比较高,而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就相对偏低了。而且这种差距一时半会儿无法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