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5年或30年,都是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一样吗?计发月数主要是根据年龄因素来确定的,50岁办理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是比较长的,虽然计发月数都一样,但是养老金差距是比较大的。
所谓的计发月数,就是个人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时,根据城镇人均预期寿命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月数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1岁,按照这个寿命基数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60周岁退休领取月数为139个月,55周岁退休领取月数为170个月,50周岁退休领取月数为195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按照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工具,或者是一种方法,并不是相对应计发月数领取完毕之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停止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完之后还健在的,由统筹基金继续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和缴费年限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是50岁办理退休,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计发月数都是195个月,但是缴费年限是分子,计发月数是分母,分子越大,每月的养老金就会越高,计发月数的分子越小,每月的养老金就会越低,这是小学老师教我们的。比如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正好是多一倍。比如每月按照5000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每年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为4800元,如果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72000元,缴费30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144000元,30年刚好是15年的一倍,那么计发月数都是195个月。缴费15年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69元,缴费30年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38元,缴费30年与缴费15年相比,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应该多一倍。
虽然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相比,在50岁办理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95个月,但是由于缴费年限相差一倍,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差距正好也是一倍,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相差一倍。但是养老金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有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虽然和计发月数没有关系,但是和缴费年限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例如退休时上年度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缴费15年的基础养老金为每月825元,缴费30年的基础养老金为每月为1650元,这也是正好相差一倍。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论,如果在缴费基数相同,退休年龄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增加一倍,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增加一倍。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缴费15年或是缴费30年,如果都是50周岁办理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都是195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和个人缴费年限是没有关系的,无论缴费年限长短,计发月数都不会变化,但是缴费年限越高,养老金也就会越高,而且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30年正好是缴费年限15年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