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要取消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和刚性兑付?是坑我们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6:33:11 来源:网络投稿

为什么要叫停刚兑?刚兑就像是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罩”,监管层叫停它,不就是坑我们吗?

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理财产品不是没有风险,只是银行等机构为了保证销量,向投资人保证收益。如果产品到期,收益不达标,那么银行等机构自掏腰包支付利息。

01刚兑看起来不是很好?

其实不是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不会印钞票,如果长期垫付收益,会导致机构的坏账率上升。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银行真的被压垮、关张停业,倒霉的不还是我们投资人,并且到了那一步,危害还会更严重。

不要说我危言耸听,去年包商银行就出现了经营危机,后来是监管层不得不出面,让国有大型银行接盘,才最大限度避免了普通百姓的损失。

这么看来,保证刚兑的连锁反应很可怕。

银行等机构为了理财产品销量承诺刚兑,看起来买卖双方“宾主尽欢”,其实风险不会消失,只会累积,等到“暴雷”,投资者反而面临“血本无归”困境,到时候,监管层又会被裹挟进来。

02理财产品的下游,都是风险!

银行理财也是从百姓身上募集资金进行投资,这些钱无非是流向房地产信托、地方债、企业债等等资产。

然而,随着经济增速下降,这些资产自身的安全性能,都要打问号。

举个例子,咱们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规模达到480万亿,而2019年全国GDP才多少?100万亿左右,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水分,大家心中有数。

再举一例,企业债券一定安全吗?看看最近恒大的企业债,经济踩刹车的大背景下,企业债也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理财产品亏损的可能性是增加的,如此,银行等机构还像以前一样,承诺刚兑,刚刚说到的可怕连锁反应,还会加剧。

基于上面的原因,监管层下定决心打破刚兑,新发的理财产品再难见到“保本”,存量的理财产品也在整改,这是大势所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