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会独吞,但这笔存款确实有可能会变成“死期”——无人知晓,会一直挂在存款人名下,在银行滚动。
不要对银行产生偏见
任何管理钱财的方式,都不能做到绝对安全。但是把钱用“存款”的方式存在银行,目前仍然是现金保障最安全的方式。相应的,为了保证储户安全,手续、监管就更加严格。因此,无须抱怨银行“制造的麻烦”,也不用去质疑“银行私吞”——麻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安全服务。
虽然我们会听到过一些新闻诸如储户的钱不翼而飞的案子,但毕竟是个案,不能因此否定银行的安全性。
存款人过世,银行是不知道的,而且银行也没有权利打探存款人的个人信息。所以,就会产生类似题主的问题:人走了,家属也不知道有这笔存款,钱归谁了?
钱,谁也不归,还会挂在存款人个人名下。只不过,定期的,期满继续滚动(自动转存,或者变成活期);活期的,还是活期。
建议处理方式
1.对于储户来讲
每个人存款习惯不一样,有的喜欢分散存,有的喜欢集中存。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建议还是将存款设定好密码,把凭证集中归纳好、存放稳妥,目的就是为避免万一发生继承之后,部分存款无人知晓。
至于密码留不留,无非是影响未来继承人取款时麻烦的问题,不影响这笔钱本身。
这是给储户的建议。毕竟,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
2.对于去世人的继承人来讲
若储户已经过世,对于储户的继承人,例如老伴儿、子女等亲人,在不知道储户在哪个银行存多少钱的时候,比较麻烦,但并非不能解决——要一家银行一家银行的查询。至于会不会漏掉,这个就无法说明了。
目前关于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信息的手续,相较之前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简化。
在银保监办发〔2019〕107号《关于简化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
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凭已故存款人死亡证明、可表明亲属关系的文件(如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凭已故存款人死亡证明、公证遗嘱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单独或共同向存款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办理存款查询业务。查询范围包括存款余额、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发行或管理的非存款类金融资产的余额。
也就是说,去世人的法定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或者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准备好如下材料:
去世人死亡证明
与去世人的亲属关系证明
本人身份证
有公证遗嘱的,带上公证遗嘱
可以直接向银行提出查询申请。有没有存款、有多少,可以直接查询出来。
查询出来之后,会有两种办理方式:
一种方式是直接支取。在存款本金不超过1万元(银行可自行调节上限至5万元,因银行而异),法定继承人、或者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携带上述材料,签订一份承诺书,直接支取(可自行查阅银保监办发〔2021〕18号文),并销掉储蓄户。
一种方式是先继承、再支取。可以办理继承权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随后去银行办理存款的支取,并销掉储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