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11.5亿债务,0.5折起拍,为什么银行宁愿便宜催收公司,也不愿意便宜用户呢?
首先,要明确,平安银行是“拍卖”不良资产包,起拍价格不等于成交价格。
据了解,平安银行此次拍卖的不良资产包,包括本金3.86亿,利息7.6亿,本息合计11.46亿。
前段时间,平安银行线上登记,将次不良资产包公开竞价拍卖,起拍价1930万元,仅为本息的0.2折。
事实上,这并不是平安银行第一次采用如此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此前,平安银行首次挂拍不良资产包时,资产包内债权本金共计618.66万元,起拍价100万元。
然而,经过多轮竞拍,这个不良资产包以289万元价格成交,溢价189%,远超市场预期。
因此,虽然本次起拍价格设置得很低,但是最终的成交价格会攀升到多少,还未可知。作为普通用户,几个人能吃得下来呢?
其次,平安银行不可能以0.2折的标准,直接让欠款人还钱。
有人要问,如果打0.2折,很多欠款人都可以自己还钱啦,为啥平安银行还要拍卖债务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你想得简单了,如果说以后欠银行钱,拖得久了,银行就让你打折还款,欠款100万,只还2万,那还会有人正常还款吗?那银行不得赔本倒闭?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码归一码,银行不可能助长恶意欠款人的气焰,这样反而会推高自己的坏账率。
最后,还想提醒一下欠款人:珍惜银行这个“债权人”。
银行催收债务通常都是“和风细雨”的,催收机构就不好说了,催收机构可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一方面,等到资产包出售,催收公司变成债权人,那么咱们借款人将会面对什么样的“雷霆手段”,真的要打个问号。
另一方面,欠平安银行钱一定已经上了征信黑名单,银行是债权人时,正常还款还能消除征信记录,等到债权人变成催收公司,他们极有可能不去上报征信平台,征信黑名单还得自己去处理,多麻烦!
综上,对于平安银行来说,拍卖不良资产符合其自身利益,而对于欠款人,不要想着银行会便宜你,早点还钱反而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