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陆续关停线下网点,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在普惠金融大背景下,按照“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监管要求,农村中小银行在坚守农村基层阵地,而一些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县域和市区正在关停一些实体网点。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缩减开支,降低经营压力

银行业的黄金时代已逐渐远去,尤其是之前那种布局一个网点,再委派几名员工就可以稳定盈利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

很多银行网点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对于会算账的银行而言,撤销这类“鸡肋”的网点可以节约很多房租、人员工资、运营管理费等开支。

优化网点布局

商业银行最值钱的资产在于其金融经营牌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注销某个网点的经营许可证。因为除了向银保监局申请新网点准入比较费事,还会涉及人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等一大堆事情。

所以,商业银行会定期对经营效益较差,长期没有起色的网点进行优化,就是撤掉旧网点,以迁址更名的方式将其重新设在地理位置更好的地方。

科技金融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性越来越高,传统的柜面业务大都被电子渠道取代,没有那么多的需求,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实体网点。

比如,很多银行把原来面积较大的网点改成24小时自助服务点,或者该成小型社区银行,在满足了客户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