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出口的产品全部转内销,人民币购买力是不是能大幅度提高?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如果你的假设成立的话,那可以肯定,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将提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会大幅下降,因为它明显贬值了。或许这样直接说答案,有些朋友并不能理解。那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具体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一升一降”的现象呢?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如果我国出口的产品全部转为内销,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国内市场上吸收全部本该用于出口的那部分产品了,这样以来,等于人民币除了用于结算国内市场的产品、服务,还一下子加上了“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产品”在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产品本身并没有降价,突然间要吃下市场上巨量的产品,那人民币的购买力必将大幅提升。

此外,如果你的出口产品全部转为内销,就势必要减少乃至取消进口那部分,否则你拿什么去购买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呢(出口创汇)?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而言,又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逾3万亿美元以上),那用不了多久就面临着外汇储备花光的尴尬与风险,一旦没有了外汇储备加持,汇率的稳定性何以维持?而且国际市场上也自然就不需要人民币了,那它的购买力大幅下跌指日可待。

另外,由于出口创汇没有了,我们不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资产,等于人民币在国内发行的重要基础失去了,没有了那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也就不会发行20多万亿元的基础人民币,更不可能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将货币投放量放大至220万亿元以上了。如此一来,人民币的发行量随之减少意味着购买力大幅升值

但是,以上这种假设根本难以立足,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我们的工业总产值是美日之和还多一些,占到了全球的近三分之一,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竟然要自己吸纳全部产品,试问这可能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今年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货物进出口顺差37096亿元,比上年增加7976亿元。

看到了吗?去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以上,其中出口是增长4.0%,而进口反而下降0.7%,货物进出口顺差高达3.7万亿元多。因此,你这种假设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没任何意义,出口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即使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之下也并非是全部转为内销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