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款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会采用的理财方法。尤其是一些可能有大宗消费计划的人,如果目前资金仍然不够充足,那么久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储蓄,而定期存款通常也就是他们会选择的一种方法,他们通过这样的强制储蓄,来达到保管资金,保证资金安全积累的效果。
那么,假如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已经到期,是否要取出来重新存呢?这个答案并不是统一的,因为每个储户的实际需求并不一样,根据他们对这笔资金的定位的不同,选择也会不同。
1、不需要取出来的情况
实际上我们存定期,其实就是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然后专门划分一块锁定资金的区域,作为定期账户。简单来说,就是银行账户包括了活期账户和定期账户。在我们进行存款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存款形式进行选择,比如是否选择自动转存。
没有选择自动转存的情况下,这笔到期的资金就会连本带利转化为活期存款,自动划拨到活期存款的账户;而如果选择了自动转存,这笔资金则连本带利,重新作为新的本金额度,继续在定期账户存一个固定的周期。所以不管是何种情况,这笔资金都依然在账户中,完全不需要先将它从银行账户中取出来。
2、根据对当下利率的接受度决定是否取出
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动转存,则利率是会按照转存当日的挂牌利率来计算。对于那些存定期并不是为了收益,而是更看重安全和强制储蓄作用的人来说,利率的高低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只要存款安全度不变,那么大可以忽略利率值的高低。而对于介意存款利率的人来说,就是另一种考量。
银行的挂牌利率其实就是一个参考标准,当储户的存款额度不高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利率来计算,但是如果存款的额度足够高,比如超过5万,则利率的制定其实是可以适度调整的。如果自动转存自然是按照挂牌利率,但是如果取出来,再重新存,则可以选择以更高利率的方式继续存入,从而获得一个较高的利率值计算出来的利息。
3、想要更灵活的资金可以先取出来
我们都知道,定期存款就是约定存款周期的,少则1年,多了也有5年的。如果是自动转存,那么当时按照原先的约定周期自动转存,即如果原本就是存的5年期,则自动转存也是5年期。
但是,我们对于资产的安排和调配肯定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的,如果任其自动转存,那么这笔资金就又封闭了一个较长周期。但是如果先取出来,就可以自由规划是否继续存,或者下一次是否还需要存这么长的周期。简单来讲,就是取出来重新存的话,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可见,如果存款人不在乎利率高低,单纯只是为了留存一份备用金,那么,大可不必重新存,但是如果对利率比较在意,或者可能对资金的用处有别的规划的,就需要先取出来,再重新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