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之所以产生,归根结底是劣币得不到惩罚的缘故,与可能存在的有限惩罚相比,一目了然的巨大利益更加直接。
换一句话说,劣币产生的原因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管理缺位,或者说管理水平差。
追逐利益无可厚非,关键是手段是否正当合法。可是不合法的手段如果能带来巨大利益,又没人管,被发现也只需付出很小的代价,自然选择这样做的人就会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接下来我们从多个小例子来分析:
1、奶农喂养奶牛,向收购牛奶的厂家供应牛奶,厂家通过检测含氮量确认蛋白质含量,以此作为牛奶是否合格的标准。有的奶农喂牛舍不得用好的饲料,牛奶不达标,于是就会用最朴素的思路解决问题,比如往牛奶里添加含氮的东西,最容易找到的自然就是化肥。
牛奶含氮量够了,本来不达标卖不出去的牛奶变成了钱,得到了好处。更多人知道了诀窍,于是都开始掺杂佐料,一个劣币市场形成了。
2、苏丹红鸡蛋,消费者认为散养的鸡吃虫子和草籽,鸡蛋更有营养,蛋黄也更红一些。于是养殖户又用上了朴素的化学知识,找红色的染料,苏丹红这一工业染料成为鸡的食物添加剂。
本来普通的鸡蛋,经过廉价苏丹红润色,当散养鸡蛋销售,利润增加数倍。
3、打深井往地下排污的工厂,工厂排污是需要处理污水的,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不便宜,还要建设相应的设施,运转成本也不低。一些工厂直接打深井,加高压往地下排污,直接污染地下水,贻害万年。
企业这样做降低了运营成本,执法者不容易发现,省下的就都成了利润。
4、劣质塑料玩具。一些商家用劣质塑料和回收塑料制造玩具,产品往往不合格,有毒有害,损害健康。但是因为原料成本极低,更容易占领市场,利润就比用优质原料的企业更高。
归根结底,劣币对应各种假冒伪劣,以及违法违规行为,降低了成本,但是提供了劣质甚至有害的产品,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正因为成本低,售价也有明显优势,优质产品从外表上不容易分辨,自然竞争上不占优势。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形成。
小编认为,市场监督部门应有所作为,各地建立起检测机构,每天检测市面上的若干种产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严厉惩罚劣币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