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疫情下如果没有外贸出口,单纯依靠内需是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的。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的商品贸易总额达到了31.55万亿元,为我国2019年GDP总量的35%。
2019年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确实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柱,上涨趋势明显。
疫情会改变世界秩序,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消费会受到抑制,国际贸易的频率和规模会下降。
就当下而言,防疫物资出口增长迅速,国内庞大产能正好可以弥补世界各国的缺口,对防疫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总体出口会有所下降,持续时间还要看世界各国疫情防控情况。
从2020年前两个月数据来看:
出口2.04万亿元,同比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同比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内需增长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收入稳定增长,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
疫情期间除了国有资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收入不受影响,剩余的多数人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相当比例的人没有了收入。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正常复工并盈利的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复工但持续亏损又无望盈利的企业,能否维持存在疑问。如此一来,必然产生大量失业,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高收入人群消费弹性更大,比如购置豪宅、豪车、子女留学、出国旅游及购物等等,这些都可以压缩,属于非必要消费。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时,会选择更谨慎的消费方式。
中低收入人群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这部分人的收入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消费的增长趋势。
从目前情况来看,单纯依靠消费是不足以拉动经济发展的,这也是不断放出利好扶持中小企业的根本原因。稳经济,就要稳消费,归根结底还是要稳就业,稳收入。
一方面出口还要继续,另一方面稳定就业,刺激消费,最后还要通过新基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工业需求。三驾马车齐发力,哪怕跑的慢一点,只要稳定跑起来,不跑偏,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