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拉动靠谁,答案很简单,全国人民。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层次,不同的人收入有高有低,消费有多有少,都在消费,都在为国民经济做贡献。
如今工人和农民的界线已经日益模糊,或者说农民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人群体,任劳任怨,拿着低福利,干着最长的工作时间。从创造社会财富的角度讲,农民恐怕才是真正创造了最多社会财富的一群人。
衣食住行每个人都离不开,手里有了钱,就可以增加各类消费,比如在外面吃饭,比如到娱乐场所游玩,比如开始一场旅行。
收入越低的人,消费往往越是集中在人的刚性需求上,尤其是吃饭。某种意义上来讲,吃饭支出占收入比例越高,说明收入水平越低。
农民和工人实际属于收入较低的群体,农民工虽然看起来有时候能月入上万,但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年老后养老金百元左右,一生的收入远没有工作稳定养老金又高的人多。
富人虽然消费能力强,但是在房产、汽车上占比较高,还更喜欢向国外输送财富,比如国外旅游、国外购物、送子女留学、在海外投资等等。从这方面讲,富人为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做得贡献无人能及。
小编认为,中低收入人群才是消费增长的核心。
中产阶级消费相对固定,部分群体已经开始向国外输送财富,拉动内需的潜力相对有限。但是中低收入人群一旦收入增加,消费基本都会集中在国内。
可惜的是,中低收入人群在社会分配体系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有好的机会不容易轮到,货币洪流滚滚而下,真正流到身边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
所以拉动内需本质上还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手里有钱的,鼓励消费,但是要给他们信心。手里没钱的,要想办法让他们有钱,这就需要稳定就业,稳定民营经济了。
就业稳了,收入稳了,内需也就能拉动了。要想驴子跑,先得有草来喂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