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2018年和2019年,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将人民币换为外元,认为外元最保值,觉得自己换外元后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可以赚一笔。结果如意算盘砸到自己的脚了,今年人民币出现了持续的升值。
人民币汇率从5月份的7.17到11月3日已上升至6.68,那么人民币汇率还会不会再次大幅贬值呢?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首先,今年五月份以后人民币为什么出现持续升值?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抗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全球第一个控制住疫情的国家,虽然在4月之前,不少行业停工停产,确实非常困难,部分企业还出现了资金流断裂的情况,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我国的制造业PMI很快重回扩张区间,消费也在复杂,宏观经济开始加速恢复,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GDP实现了4.9%的增速。总体看来,前三个季度稳步改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成功实现由负转正。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成为人民币表现坚挺的重要原因。
第二,外国当局抗疫不力,疫情直到现在仍未出现拐点,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外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外联储提供无限量化宽松,外国财政部疯狂发行国债,外国国债总额至10月底已经超过27万亿外元,一年就新增了4万亿,比过去四年新增的还多。外联储疯狂印钞票,必然会使得外元出现贬值,而且由于外国实体经济未复苏,超发的货币都流到资本市场空转,使得外元含金量加速下降,造成外元汇率的下降,人民币相对汇率出现上升。
人民币汇率走强,是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以及外元加速贬值造成的。同时,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引导下,大量海外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购买以债券和股权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进一步提振人民币走强。
当然,如果人民币过度升值,并非就一定是好事,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恢复强劲,但还是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也并未全面复苏,并不足于支撑过强的货币;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出口对经济的推动依然非常重要,人民币贬值会对出口企业造成明显冲击。
因此,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在外联储持续大放水及经济一团糟而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是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