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养老金分为两种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
职工养老金的多少和以下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1、缴费年限
2、缴费基数
3、所在地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指上一年度所在地的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个是我们左右不了的,所以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根据社保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我们就不难看出要想在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额最大化,只有延长缴费年限和提高缴费基数两个选择。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从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出缴费年限越长,月基数养老金额金额也就会越多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男性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0岁退休),女性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0岁退休)。从计算公式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越多,月个人养老金也就会越多。那怎样才能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变多呢?1、如果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越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2、如果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限越长,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的总额越多。
所以月基础养老金和月个人养老金都与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得出结论养老金想要多拿,就得多缴长缴。
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国家规定的固定的数字)+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你所缴纳的养老金的总额,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额度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越多,平均到每个月的养老金也就越高。得出结论养老金想要多拿,就得多缴长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