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与安全感真的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有多少存款才会有安全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这跟每个人的家庭状况,消费水平息息相关。

对于自由职业并且中断缴纳社保的本人来说,起码要有200万元以上存款才能有安全感,这是因为要考虑两个孩子孩子上学、结婚、买房,以及自己今后的医疗、养老支出。当然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也许再过20年,这个目标就要提高到300万元了。

存款多了确实能够增加安全感,但是不管是存到银行还是投资理财都跑不赢通货膨胀,这又平添无数烦恼和焦虑,这既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奈,又是时代的悲哀。在房价猛涨物价上涨唯独工资不怎么涨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逐渐成为金钱的奴隶,在赚钱的道路上拼命奔跑,甚至逐渐淡忘了友情、爱情、乃至亲情。

对于老农民来说,有30万元存款就会非常有安全感,靠利息可以维持生活,子女已经成家立业,无需操心,一年一万多元的利息足够生活。即使生一场大病,有农保,再有30万元打底,也是不担心的。

对于城市中的普通市民来说,有100万元存款就会很有安全感。如今三年期大额存单4.2%左右的年利率,还能按月付息,每年4万多元利息基本可以支持除了房贷之外的家庭日常消费。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及养老金,100万元存款基本可以应付生活中的资金一切需求。

对于城市中已经退休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来说,一分钱存款没有也很有安全感。医疗报销比例近90%,生病不用担心,部分地区动辄六七千元甚至万八千元的养老金,不但足以应付家庭日常消费,多买一套房子都压力不大,更不用说按时足额发放,动不动每月再涨几百元。

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存款数量和标准则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银行存款多少不要紧,国外存款有没有上千万乃至上亿更重要。至于一些隐形富豪,瑞士银行有一大笔存款才能有安全感。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安全感来自于社会稳定,来自于收入稳定,来自于物价稳定,来自于房价合理,来自于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来自于完善的医疗养老保障,来自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当这一切都难以达到要求时,就只能尽量存钱,为存更多钱不断努力,希望存更多粮食,避免遇到灾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