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下面谈谈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判指正。
有些人说把钱存银行只会越来越穷,这句话中的“有些人”是哪些人呢?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考虑是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有些人”根本就是穷人。
此类群众挣钱很少,自己没有钱存,看到别人存钱自己酸溜溜的,所以就说些冷嘲热讽的话。
遇到这类人,存钱的人要换一个角度考虑,反问一句“没有钱存银行是会越来越富吗”?
第二种可能,“有些人”是透支未来财富的人。
此类群众挣钱可能不少,但是都用在了房贷、车贷、消费贷上了,都用来还信用卡了。
跟挣钱少的穷人不一样,他们现在拥有房产、车子等财富,但是很多人同时背负了比较沉重的债务,是靠了透支未来财富才支撑起现在光鲜亮丽的生活。
特别是举债买房、炒房的,普遍有一种暴富的感觉,当然会看不上把钱存银行。事实也确实如此,1998~2018年买房的肯定都赚大了,因为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贷款利息。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房多派与房空派恐怕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三种可能,“有些人”是加杠杆的富人。
商人只靠自有资源,是很难大获其利的,他们往往会贷款、举债加杠杆,借鸡下蛋、借钱生财。房地产业的例子比较突出,造就的富豪也比较多。
他们是从银行贷款去发大财,当然认为把钱存银行是穷人才会干的事。
大多数人会选择存银行,这其中的“大多数”又是哪些人呢?
第一类,对银行有情结的人。
别的渠道不了解,或者认为不够安全,只信任银行。即使存款利率再低,也只能存银行。
第二类,积累信用的人。
为了贷款,个人必须要在银行积累信用。要不然,怎么能办金卡?怎么能享受VIP待遇?怎么能够拿到优惠贷款利率和大额度?
分析以上几种情况,在银行存钱是不是会越来越穷?结论好像也不一定。
如果一个人是被逼无奈只能选择存银行,而没有其他方式打理自己的钱财,可能应对通货膨胀比较费劲,就会导致财富缩水。
如果一个人为了原始积累、增厚信用,进行有目的存钱,把银行作为撬动杠杆的支点,很可能会进入富人思维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