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近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一系列创新型存款类金融产品,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一会说是业务创新、利率市场化,一阵又称其为“创新过度”,存在恶意竞争行为。
尤其是在今年5月初,监管召开的利率市场定价自律机制会议上,要求对于部分“智慧存款”或者是智能存款采取限售、停售或者梳理,这比之前的窗口指导要更加有倾向性。一直以来,智能存款由于是刚性兑付的存款类产品,让人对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始终有些担心。再加上从来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如果对部分银行推出的创新型存款类产品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像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普遍收益率超过4.0%以上,关键是还能随存随取,提前支取时可靠档计息,既有活期的灵活性又有定期的较高收益。更有甚者,到期复合利率最高时达到了6.0%(现在是5.8%),这就是亿联银行的一款创新产品,即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
从京东金融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可以进行购买此类智能存款,只需要开通电子账户即可办理业务。按照平台的解释,智能存款是属于银行标准存款,纳入存款保险保护。事实上,民营银行的官网宣传上也是将收益率超过4.0%的智能存款视为一般性存款。
另外,就是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落地以来,各大银行力推的结构性存款也被视为“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最佳替代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都是在4.0%以上,有些人认为这是一般性存款,也有人认为是理财产品。但根据理财新规要求,结构性存款纳入存款管理,同样纳入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尤其是结构性存款中的存款部分确实是可以享受50万元本息以内的存款保险条例保护。但它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投资金融衍生品的资金比例,该比例越高则风险越大。
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智能存款还是结构性存款都是正规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按照当前的说法应该是可以纳入存款保险保障范围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