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个世界上,只要是“维权”,就从来没有容易的!
既然这么问,肯定已经过了犹豫期了。
大家知道,保险是有一个犹豫期的,投保人收到合同后,10天内(银行渠道一般是15天)可以无条件退保,此时退保是不会有损失的。所以,如果还在犹豫期的话,那么没说的,去退了就是了,不过我估计应该是已经过了犹豫期了,否则也不会有此一问。
那么如何维权呢?
首先回顾下投保过程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银保监委在2017年的时候特意发过文,要求对于特殊人群(60岁以上)、特殊地点(银行都)购买保险的,必须要进行双录,而这个双录呢,因为对软件操作、硬件都有要求,而且本身就是防着保险销售违规的,所以保险公司也好,业务员也好都是有抵触情绪的,因此“有可能”有些地方根本还没做到全部双录,如果你家的老人没有经过这个步骤,那么恭喜你,这个维权会比较轻松。至于签字什么的,只要销售人员脑子没有问题,这些东西肯定会弄得天衣无缝的。
其次,选择投诉、举报或者起诉。投诉就是直接跟当地的银保监部门,有监督电话的,直接打就行。举报呢,就是媒体举报,当地有影响力的媒体。起诉,就是保留好证据,到法院要求撤销双方之间订立的保险合同,证明老人是被诱骗。不过,我估计很难啊,被诱骗是真的,有那么一丁点的贪心其实也是真的。:)
再次,选择集体维权。厨房的蟑螂从来都不会只有一只,人多力量大,大厅里留心或者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一起被骗的“志同道合”者,接下来会事半功倍。
金融业为何总喜欢盯着老人?
其实不仅银行、保险,就是那种民间小贷公司,网贷的线下门店,都喜欢盯着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有钱啊,只有老年人通常会保留大笔的现金;此外,其实不是老年人容易迷糊,实在是敌人太狡猾啊,人家都是专门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掌握和老年人交往的话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案例都有很多。
所以,银保监曾多次明确支出,金融机构不得采用类似诱骗的手段从老年人口袋里掏钱,可见这事儿是多么有代表性。
因此啊,事情走到了维权这一步,就说明我们身为子女的已经失败了,因为不管最后维权的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需要花钱来解决问题,如果早先多和老人沟通,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