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最近几天去银行存钱的人多了,而是这一段时间,去银行存款的人都很多,作为银行多年的老员工,带你透过现象看本质。
先说现象
首先从表面的直观现象来说,随着疫情转好,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了,办理各种业务,其中就包括存款的主力--老年人,之前老年人都憋在家里呢,出不去,而且银行前一段时间也不是正常营业时间,我们这边,从3月中旬银行才恢复正常营业时间,甚至有的银行从上周才恢复打卡时间(也就是员工正常上下班时间)。
再说看不到的数据,根据央行4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
所以,今年以来银行存款确实是增加了,最近随着居民们恢复外出,你看到的去银行存款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说本质
那为什么去银行存款的多了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疫情期间消费减少、危机感增加
首先,这次疫情,都在家自我隔离呢,餐饮、电影院等场所也不开放,大部分人的消费减少,钱就省下来了。
再者,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有了危机感,因为很多人疫情期间收入减少了,这让人们有了危机感,以前没想着存钱,现在普遍感觉还是要有一定的积蓄,遇到这样的危机才能更好的度过难关。
2.降息周期即将来临
不管你信不信,我认为降息周期即将来临,你看看国外,已经基本上是零利率,欧洲早就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存钱不给利息还要收管理费),去年出台的LPR,也是下降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降息马上要来临。
那么在降息来临之前,去银行办理中长期定期存款,提前锁定较高利率,到期获得的利息也多,去银行存款的人很多都是这么想的,尤其是老年人,对利息的多少是很敏感的。
综上,我认为去银行存款的人多了,是正常现象,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