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虽然规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么就不能存款了?
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扩容至2279家,包括农村信用社800家,农商行1403家,农村合作银行30家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46家,总资产达到34.57万亿,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仅为261.4万亿,占比为13.2%。由此可见,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不可或缺。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稳健,风险可控。据2018年报显示,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的农商共有5家,重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农商行;资产2000-5000亿的有8家,1000-2000亿的有23家,500-1000亿的有19家,100-500亿的有792家。其中,293家农商行资产同比增幅7.01%,43家农村信用社资产同比增幅8.57%。从2004年第一家农商行成立以来至今,上市农商行共有10家,7家A股上市,3家H股上市,别以为农村金融机构就很土啊。
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呈现散小状态,各自为阵,导致盈利能力较弱,综合抗风险能力不强。以农商行为例,截止2018年四季度,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5354亿,不良贷款率3.96%,高于商业银行整体平均不良率1.83%,但是低于警戒线5%。在盈利能力方面,农商行资产利润率仅0.84%,而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拨备覆盖率132.54%,也低于同业平均水平185.5%。
然而,在储户存款保障方面,我国已经在2015年就颁布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无论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还是广大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必须无条件执行,且最高偿付标准都是不超过50万。50万的最高偿付是什么概念?在国际惯例中,一般偿付标准为人均GDP的2-5倍,而我国当时执行标准为人均GDP的12倍,按照央行的调查报告,可以覆盖99.63%的家庭,也就是说能够超过50万存款的家庭只有0.37%,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在全额偿付范围之内,没有什么担心的。
农村金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因为呈现散小状态,服务区域有限,品牌影响不大,所以在存款方面往往利率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而且还经常搞存款送积分送礼品活动,对老百姓来说这是实实在在好事,是亲民的,选择它们就可以使利息最大化。假如本金超过50万,完全可以不同家庭成员身份存入,或者分散到多家银行存入,完全规避风险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