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爱公益平台”怎么样?“邮储银行式”普惠金融新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邮爱公益平台 怎么样? 邮储银行式 普惠金融新路分析


邮爱公益平台 是邮储银行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内部外部的线上线下资源,系统性、持续性开展公益事业的重要举措。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 规划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政府愈加重视普惠金融向农村大众倾斜。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突出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 三农 功能。


经多年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虽已基本涵盖了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却依然有诸多问题横亘于眼前,如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最后一公里 难题、金融知识教育欠缺等,基层金融服务在总量上仍然供不应求。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多年的实践者,3月20日,邮储银行旗下开放性公益平台—— 邮爱公益平台 正式运行。该平台改变了以往简单捐赠、短期帮扶为主的公益模式,为破解普惠金融难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有益探索。


服务基层,践行普惠金融


贫富差距等社会经济结构不平衡,其表现之一就是金融结构不平衡。少量人群、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多,而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村的金融资源却比较缺乏。


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但普惠金融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基层网点的建设、扎根村乡的人员配置以及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方能让银行机构具备强大的储蓄与调动能力。


而这正是邮储银行的天然基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员工众多的队伍优势和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优势。目前,邮储银行拥有约4万个网点,覆盖我国近99%的县域地区;十几万员工扎根城乡,与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水乳交融,了解贫弱群体现状,为打通公益服务 最后一公里 提供了人力支撑;5亿多客户和众多实力雄厚的境内外合作伙伴,是 邮爱公益平台 可持续发展的后盾。


成立至今的十年来,邮储银行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化之路,尤其去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的举动,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拥有了如此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主动参与了文化教育、青年创业、社区关爱等公益活动。 邮爱公益平台 首批就推出四项举措——设立 邮爱公益基金 、实施 邮爱成长计划 、成立 公益志愿者协会 和设立 邮爱公益日 ,四者将与邮储银行常年来的扶贫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集结各方,整合社会力量


普惠金融的实现,亟待建设平台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一方面,需要平台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丰富和完善平台内涵和运行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提升平台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主动引入外部合作伙伴,保持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全面开放的包容性,利用互联网工具,吸引 边边角角 零散资金汇聚于此。(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