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监管升级 报送频率升至周度
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最新消息:今年以来,银监会大幅收严了对商业银行各类业务的监管要求,期望加强对资产端情况的掌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按照目前的监管方式,想要做到穿透监管较为困难,监管层很难掌握资产端全貌。
剑指委外和多层嵌套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各项规定尽快完善本行理财投资业务和登记工作制度,并登记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包括银行理财资金购买各类资产管理计划和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委托投资协议的方式进行投资(下称 协议委外 )的情况。
业界认为,此次登记规范是为坐实银行理财业务穿透管理而出。 自2017年以来,为打击行业乱象,银监会大幅收严了对商业银行各类业务的监管要求,期望加强对资产端情况的掌握。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介绍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按照目前的监管方式,想要做到穿透监管较为困难,监管层很难掌握资产端全貌。
在魏骥遥看来,要求银行做更详细的资产状况披露能使监管更易掌握市场全貌,控制风险。根据规定,理财产品需按分层登记原则,先登记首次投资的各类资产管理计划和协议委外信息,再登记其持有的所有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不得省略资管计划和协议委外而直接登记底层信息。
即便这不是监管层首提分层登记,但此次结合协议委外对分层登记原则再度强调,反映出监管层对于委外穿透监管的决心强烈。特别是对于多层嵌套情况,银行也须按照逐层穿透原则登记至最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
目前来看,产品的多层嵌套,尤其是跨监管的产品嵌套透明度极差,导致监管层对最终投资者和底层资产较难摸清,使得诸多监管限制形同虚设。 魏骥遥表示,这还会使资金链条拉长,致使资金成本不断增加,流动性风险迅速集聚。(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