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能否斩断电信网络诈骗黑手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手机实名制能否斩断电信网络诈骗黑手吗


已经推行了几年的 手机实名制 ,要在今年年底画上句号。北京明确10月15日之前所有 非实名制 电话将被 单停 (可接听不可打出),11月底 非实名制 电话将被 双停 ,2017年1月底 非实名制 电话将被 销户 。全国其他省市根据各自情况也在陆续推进此项工作,但北京的流程手续最为完备。


虽然 实名制 被称为 最严厉的登记政策 ,但这只是日前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的 治理 手段之一。


实名认证是第一道关口 但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通告》强调,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要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一律予以停机。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正持续通过宣传、催告等方式提醒未登记真实身份信息或登记信息不完整的用户进行补登记,并提供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办理补登记手续。


据中国移动介绍,目前中国移动的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已达到95%以上,对还未补办实名登记手续的用户,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已分批次陆续采取暂停通信服务等措施,依法督促用户完成实名登记。


被呼吁了很久的 实名制 是不是意味着电信及网络诈骗就此销声匿迹?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实名制的作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只是增加骗子的犯罪成本,以及降低案件侦破的成本,为追根溯源提供便利,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中国移动宁宇说, 尤其是,运营商推行实名制,确保的是手机用户和身份证的匹配一致性,至于这个身份证是不是本人,光靠运营商不能百分之百肯定。


宁宇说: 如果不小心遗失了身份证,即使挂失重办,之前丢失的身份证依然有效。在公安部门的系统里,两个身份证都是有效的,因为目前身份证里的数据信息相对简单,无法挂失,这给犯罪分子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运营商的技术体系。 据宁宇介绍,运营商将系统里的IMSI(全球统一的编码格式,具有全球唯一性)和用户的手机号码关联之后,换卡换手机都可以做到不换号;一旦挂失旧卡立即失效,这些特点确保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据悉,公安部门正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谁来负责个人信息安全


徐玉玉案、清华教师被骗案,使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和 精准定位 诈骗的严重性、危害性更加凸显。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现在至少一半以上的电信网络诈骗都是精准作案,信息泄露是诈骗形成的第一环。


数据显示,约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包括电话号码、购物习惯、身份证号码等,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


中国通信网总编辑刘启诚说: 为何骗子如此猖獗?他们是从哪里得到受害人的精准信息?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谁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无人负责是‘电信诈骗’案频发的根源。


《通告》中明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获取、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对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


对互联网上发布的贩卖信息、软件、木马病毒等要及时监控、封堵、删除,对相关网站和网络账号要依法关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实施诈骗行为者尚有法可依,对于上游的泄露信息的网站、机构、个人该如何追责?电信专家项立刚说: 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仍是空白。目前从源头完全堵住信息泄露是不可能的,希望电信运营商和银行通过实名制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加强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提高犯罪成本是必须的。 (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