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银行理财有哪些风险?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疫情蔓延的影响下,资本市场动荡明显,各路资产价格都处在下行区间,银行理财也不例外。前段时间,中行“原油宝”爆雷,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于银行理财风险的关注,我们什么样的银行理财风险较低?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01购买银行理财有哪些风险?

资管新规以来,有关部门要求银行不得承诺“刚兑”,有意引导投资人自担风险,因此,未来,投资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风险自担。

想要规避银行理财风险,我们首先要明白,购买银行理财时,究竟面对哪些风险?总的来说,购买银行理财有三大风险。

第一,银行理财底层资产的风险。银行理财就相当于银行向大众集资,拿到社会资金之后,银行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专业技能,统一投资获利。

因此,银行把募集来的资理财序向什么资产,直接决定了理财产品的风险。如果银行将资理财序向国债、存款类资产,那么银行理财的风险就很低;相反,如果把资理财序向股票、外汇等市场,银行理财的风险就很高。

以“原油宝”为例,它以国际原油期货合约为投资标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涨跌幅度很大,并且国际市场已经取消了对于期货合约零元终止的限制,允许期货合约跌为负值,从底层资产上看,“原油宝”的风险就已经爆表。

第二,银行理财流动性的风险。通常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产品期限成整齐,理财产品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然而,投资理财需要在收益性和流动性之间找到平衡,不能盲目追求收益。

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有“封闭期”,封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无法赎回,因此购买银行理财的期限与个人实际不匹配,就容易出现资金流动性风险,投资人无法应对突发资金需求。

去年我犯过这样的错误,在支付宝购买理财产品时,没有注意产品说明书,贸然买进一款一年期的银行理财。后来,临时需要用钱时,才发现银行理财“存续期间不可赎回”,只得找家人资金周转。

第三,银行理财的“飞单”风险。很多人一看到银行理财,就想当然的认为安全性能有保证,殊不知,银行理财的购买渠道也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

现实生活中,有的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私下销售与所在银行无关的理财产品,从中牟利。这种现象就是“飞单”,此类理财产品实际上与银行无关,如果出现亏损,银行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投资人来说,千万不能盲目的相信银行,购买理财要看清合同和产品说明书,工作人员的任何承诺,要白纸黑字的写下来,才作数。

02如何避开银行理财风险?

说了这么多银行理财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呢?购买什么样的理财风险较低?

首先,要明确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是分别理财产品风险的最直观数据,大部分理财产品都会表明风险等级。

按照实际风险的大小,银行理财分为R1级到R5级,其中R1级产品风险最低,R5级产品风险最高。通常,R1、R2级的银行理财产品本息安全有保障,其余产品则都有相应风险。

其次,要确认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投资市场有句老话,不懂的不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一样,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进行投资。这就要求我们确认,即将购买的银行理财会把资理财序向哪里?

中行“原油宝”事件中,不少投资人,既不懂得什么是期货,也不理解原油价格涨跌的逻辑,贸然买入这样一款产品,最终亏得血本无归,这真的是血淋漓的教训。

再次,要确认理财产品的封闭期。刚刚说到,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也是我们购买理财产品是需要规避的风险,购买银行理财之前,要确认产品是否有“存续期间不可赎回”的条款,避免自己陷入流动性危机。

上述三方面信息,会在银行理财的产品说明书中体现。投资理财不能偷懒,很多人闭着眼睛买理财,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购买理财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产品合同。

最后,要确认银行理财产品的“身份信息”。资产新规之后,有关部门对银行理财进行“全流程、穿透式”管理,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有专属的身份信息,投资人可以通过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查询。

通过官方网站,我们可以确认银行理财的登记编码、投资期限、收益类型等信息,避免落入“飞单”“虚假理财”的陷阱。

从具体的理财产品类别来看,目前银行销售的存款类产品(智能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以及结构化理财产品的风险较低。

综上,想要购买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不仅仅要考虑理财产品的种类,而且要综合考虑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投向、封闭期限以及购买渠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