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目是从头开始做的,还是已经有VC股权融资过的?
新的项目除非是链圈牛人带头且技术性很强,否则整体过于早期,风险很高,不推荐。
VC股权融资过的也有两种:
一种是已经无法进行下一轮融资,所以做一个“区块链+”来死马当活马医。其实之前所谓的明星项目很多是已经从股权市场上融不到钱的项目;
另外一种则是VC圈里的明星项目,未来有IPO潜力的,而且有多轮VC持续投入的。
最后一种项目其实少之又少,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VC看好的项目更愿意走传统的IPO路线,正经到主流资本市场上去融资,而不用蹚区块链领域里鱼龙混杂这个浑水。投资人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也不想让明星项目进入区块链金融领域。
2
第二,团队,团队,还是团队。
团队从几个方面去判断:
第一点,团队是否优秀。团队成员是否有北大、清华、斯坦福这样的名校毕业生?是否有谷歌、Facebook、BAT这样名企工作背景?创始团队有没有成功创业经验?
第二点,团队磨合时间是否够长?是短期凑起来的草台班子,还是有3年,5年的合作经验?
如果能认识团队核心成员那就更好,可以有一对一的接触。言谈中可以深入了解创业的初心甚至是人品:是为了做事?还是为了圈钱?不用直接问也可以管中窥豹,做下推测。
3
第三,产品是否已经有足够多的用户,有落地应用?
如果是偏应用类的DAPP或公链的话,是否有马上可以应用的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一旦能够落地,则互联网公司动则千万级的用户体量可以给Token的价值和价格以很好的支撑。如果是技术类的公链项目的话,一旦公链上线并有成熟的应用场景,那么其价值才可以弘扬出来。
4
第四,团队和创始人在区块链项目之前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
区块链金融领域是对人性的一个试探。如果团队是对金钱非常饥渴,或者俗话说“眼里没见过钱”的团队,大概率是无法通过人性的试探的。融资之后不干正事买辆跑车,带着团队去泰国旅游一个月的事情都出现过。
以上四点我认为是对区块链初创项目的试金石。用这四点去评测,可以看出一个项目的好坏、价值、是否值得投资。
举个例子,我们用这四块试金石来看一下ContentBox项目:
1
第一,ContentBox的母项目是Castbox。
Castbox是一个海外的类似喜马拉雅FM的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音频聚合平台。该项目之前已经接受了真格、IDG、SIG海纳亚洲、金沙江、启明创投等主流美元基金的几轮注资。截至去年10月份,已经融资1600万美元,2018年初完成了最新B轮的融资。这个项目股权融资顺利,主流投资人陆续站台,明显是走在未来的IPO路线上。这样的项目进入区块链领域的初心应该是技术赋能和弯道超车,能够借助新技术的红利超过Spotify、YouTube这样的海外音视频巨头,而不是为了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