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一向不看好黄金投资。
5月6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2018年度会议上,巴菲特比较了1942年起投资黄金和股票的回报率,两者相差130倍,他奉劝投资者“炒金不如炒股”,黄金真是一文不值!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把黄金加入到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有许多理由。黄金不仅可以升值,在面对通胀时,黄金可以抵御货币贬值风险。
然而,巴菲特却并不中意黄金。事实上,他多年来时常奉劝投资者把钱透过股票市场,投资好公司以创造财富。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用自己的首次投资的故事作为开场白,告诉投资者的重要性。他称,“如果你正在1942年作出第一次投资,你只需要了解到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经济发展会日益蓬勃,因此,基本上你不得不作一项投资决定。”
1942年,二战的阴霾仍然笼罩市场,投资者纷纷投入有形及具有避险性质的资产“黄金”的怀抱。然而,在巴菲特看来,最理的投资却仍是透过股市投资美国企业。
事实胜于雄辩,股神用数字告诉你两者回报的分别,若在1942年投资10,000美元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虽然当时仍未面世),今天这笔投资将会价值5100万美元。相反,若当时投资同等金额于黄金,今天的价值则为40万美元。两者的投资回报相差近130倍!
他说,“当你拥有黄金,闲时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能使你感到安心。但当投资于美国企业的资金被重新投资,以开设更多厂房、研发出更多新发明、创造出更多价值及财富时,投资于黄金的金钱却仍不会有任何生产力及创造力,以往如是,今后也不会变。”简单而言,股票创造财富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黄金!
巴菲特为什么不喜欢黄金?
巴菲特认为黄金存在两个“致命”的弱点。和所有没有生产能力的资产一样,黄金不具备生产能力。换言之,黄金将永远不会生产出更多的黄金,或者任何其他价值。第二个弱点就是黄金实际用途不足。
不过,黄金被用于制作首饰,还有一些其他应用,但是人们对黄金的广泛需求并不源于此。巴菲特的重点在于能够普遍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没有生产能力的资产,如铜、钢铁,至少还能依赖于这一需求增加价格。
尽管巴菲特不看好黄金,但黄金作为抵御通胀和股市崩盘的“避险港”还是很有用的。黄金倾向于保持与通胀的同步增长,至少比现金好,因此在高通胀期间,黄金能够帮助保持人们的购买力。此外,黄金还倾向于在股市暴跌期间超越大盘,可以说是寻找更安全资产的投资者的良选。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标普500指数暴跌38%,但是当年黄金实际上增长了超过4%。
总的来说,你的绝大部分资产应该投资到生产性资产中,手头留一部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等着投资其他有吸引力的生产性资产的机会出现。然而,将一小部分资金投到黄金或者其他贵金属中以抵御通胀,促进投资多元化,这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