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某平台出事后,我一直就想聊聊。
又赶上中融民信几天前被查封,线下理财,可以说是高风险深水区。
一
某平台金融实锤非法集资后,一个更大的风险在暴露——线下理财公司。
先别急,很多小白可能会恐慌,心想P2P又不能投了。
包括很多五毛自媒体,线上和线下理财都还没搞清楚呢,就出来拿标题党吓人,把某平台金融、快鹿、大大集团,甚至跑炸雷鼻祖e租宝,定义成P2P。
算是整段垮掉。
其实出事的这些,是线下理财(财富管理)公司。
线下理财也不是P2P,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P2P ,说白了是信息中介,给想借款方和要借钱的人(投资人)牵红线。
3月份29号文说了,监管现在禁止P2P卖资管产品。
资管产品,简单理解,比如收了你的钱,替你打理,不管是去投资,还是老板自己花掉,都算。
P2P还是要本分做纯债权项目,上线银行存管,不能碰用户的钱,让你搞不了资金池。
也就是说,网贷平台做个借款中介就够了。
不该你做的事情,别掺和。不该你赚的钱,不伸手。
二
但线下理财不一样,相当于高风险。
如果是P2P,也就是线上,多盯盯资金存放和监管问题就行。
可要发展了线下平台,有了门店,这交易的性质都变了,风险也是加倍的。
可以自己碰到钱,难免有资金池,资金挪用,最后涉嫌非法集资。
线下理财公司,主要靠线下门店撑起来。
这些门店,可以看成集资的口子,在三四五六线居多,往往挨着银行开业,方便寻找目标。
业务员的工作,就是推销花样繁多的产品,从大爷大妈口袋里掏钱。
在超市、小区、商场门口支个摊,送瓶油,送桶洗衣液,就有人去排队了。
再故意把门店装修的高大上,手里有点闲钱的老年人就更相信了。
但资金流向没法监管,钱投到哪里,投资什么项目,有没有被老板挥霍,没法知道。
各分店在小城市集资,收钱也是POS机刷卡,操作隐蔽,监管也不好排查。
中融民信被查封,线上资金端是民信贷,也是手握大量线下店。
通过线下门店向群众们圈钱,群众签订理财协议,然后门店刷卡,资金还是流向中融民信。
和某平台同一个手法,相同的味道,一样的配方。
某平台金融已经被定性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刚倒下的中融民信,离实锤这还会远么。
看了它披露的数据,连年亏损,本身亏的多,再加上门店成本较高,能坚持到今年被查封,也是一种能力了。
三
其实,线下理财公司是模仿国外的财富管理公司。
但大多变成吸收资金的工具,或者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资金池。
在我看来,未来大部分的线下理财公司会倒闭。
一是经营成本太高。
通过门店拉人头,从线下筹钱。
当年e租宝的门店遍地开花;某平台金融门店也有1000多家。
可这多门店,运营、租金、人工、宣传一套下来,成本要高出线上成本好几倍。
门店只要还开着,每天就需要支出很高成本。
二是刚才说的,绝大多数都有资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