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回上海的路上,公司微信群的小伙伴说,微信又放大招了,从来没见过这个类型的保险产品……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能解决我需求痛点的保险。
它叫“孝亲保”,是“微保”继医疗险和重疾险之后,推出的第三款人身保险,由国华人寿承保。
这是一款被保险人是青壮年子女,而受益人是中老年父母,目的是在子女不幸早逝后,能给父母晚年生活托底保障的保险。
只要投保人在18-50周岁之间,投保人的父母在45-95周岁之间,投保人都可以给自己买孝亲保,如果未来不幸去世,父母能获得两笔赔偿。
一是直接获得5-25万不等的寿险赔偿金(买1份保5万,最多买5份,保25万)。
二是在父母年满60周岁后,每月可领取1000-5000元赡养金(买1份领1000元,最多买5份,领5000元),直至身故。
所以你可以把孝亲保理解为一款寿险+养老年金险。
只不过传统寿险,一般受益人写的是配偶或子女,尤其是子女,如果家庭顶梁柱不幸早逝,最担心的无疑是孩子未来的教育成长,很少会考虑年迈父母老何所依的问题。
而传统的养老年金险,一般也是考虑自己未来的养老需求,甚至有些父母会被保险代理人忽悠,病急乱投医,没事瞎折腾,给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买他60岁后每月能领取若干养老金的年金保险。
然而很多成年人,哪怕愿为孩子60年后的养老问题未雨绸缪,费尽心力,也不曾想过是否要给父母晚年准备一份养老年金。
说来也真讽刺,中华文明自古号称“以孝道治天下”,可实际上满大街都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代又一代人,在壮年期,总是把更多时间、精力、财力倾斜甚至倾囊而出给子女,而非父母……
所以我才说,孝亲保是一款良心产品,我要给它背后的设计团队点赞。
他们明明知道中国人特别忌讳死亡,热衷买健康险(重疾险、医疗险)保命,却不愿买寿险——如果要买,也是为了孩子。
而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风险,自己忌讳,父母更忌讳,要主动买保这种风险的保险,实在是太触霉头,太不吉利了……
但因为不吉利就故意忽略这种风险,和讳疾忌医的蔡桓公又有何不同呢?
科学的投资,就是要直面各种市场风险,主动经营风险;
正确的理财,就是要直面各种人生风险,积极管理风险。
力哥多次说过,保险是所有理财细分知识领域中最复杂的,今天再加一句,保险也是所有理财细分领域中最深刻的,因为它直面死亡。
不知死,焉知生?
人人都有一死,只有向死求生,才能活得更通透,更幸福。
当今中国,人人向钱看,青壮年子女大多每天忙于工作赚钱,压力山大,透支健康,却浑然不知,导致各种恶性疾病和猝死的发生概率节节攀升,而中老年父母却受益于医学进步而寿命越来越长,这是一个非常可怕却常被刻意忽视的风险。
而孝亲保的出现,第一次给出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解决方案。
在上周写的《【力哥严选】最划算保险全名单(2018最新版)》一文中,我推荐了4款市场上性价比极高的消费型寿险,其中我说综合性价比最高的是复星保德信“金钟罩”,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寿险杠杆率。
所谓寿险杠杆率,就是保费和寿险保额之间的比例,比例越高,保险性价比越高。
孝亲保虽然是寿险+年金险的综合型险种,但年金险有最低赔付标准,即至少从父母60周岁起,赔付15年,到75岁。如果父母没活到75岁,则年金险差额将作为父母遗产,由他们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比如投保1份孝亲保,指定母亲领取,她60岁后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养老金,一年1.2万元,15年一共能拿18万。如果她不幸在70岁去世,只累计拿到了12万养老金,还有6万将作为遗产。
如果投保人是独生子女,在去世前已有孩子的话,那投保人母亲的法定继承人,就是投保人的孩子(孙辈代位继承),最终这笔钱还是能给到我们最爱的下一代。
当然,很多人还是会希望配偶或子女成为寿险受益人,所以孝亲保有一个通融做法:即投保后可以把保险受益人由父母改为配偶或子女,因为年纪还小,年金险那部分保障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理赔时就一次性赔付承诺的最低年金险保额。
也就是说,投保1份孝亲保,配偶或子女能一次性拿到5万+18万=23万的寿险赔偿金。
这就和普通寿险一样了。
如果男性30岁,寿险保额23万,每月保费38.58元,每年合计462.96元,杠杆倍数496.8倍。
同等情况下,女性每月保费20.83元,每年合计249.96元,杠杆倍数920.1倍。
如果买金钟罩,同等年龄和缴费周期,男性的杠杆倍数是485.4倍,女性则是900.9倍。
没错,如果把孝亲保看成是一款寿险,比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寿险,还要便宜。
因为寿险可以累计重复理赔,所以单纯从性价比角度看,再给自己买一份孝亲保作为补充寿险,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孝亲保的最高寿险保额达到25(寿险赔偿金)+90(赡养金一次性折现赔付)=115万,不是一笔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