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终于来了,比预想的快。
余额宝T+0被下调至1万,其实早有征兆
不知有没有朋友记得,今年3月下旬,有媒体突然曝出,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召开了闭门会议,就货币基金的T+0赎回机制等问题,征求意见。
当时传出了4条有关货币基金的决策,其中就有“账户快速赎回额度单日不超过1万元”的内容。
这条新闻,当时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大的反响。
但目前来看,T+0降额至1万元的传闻,已经被应验了。
这说明监管对于防范货币基金风险的决心,非常坚定。
多个禁令或被触发,余额宝恐将沦为鸡肋
顺着监管的思路,
接下来,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第三、第四条内容,也就是“各类机构不得参与垫资”。
这意味着,目前很多货基实施的T+0快速到账,也要进一步受到限制。
如果严格按照货基的运作规则,赎回只能是T+1到账,而且前提还得是当日15:00点前赎回,否则,就是T+2到账了。
之所以很多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能做到T+0赎回,就是因为基金公司以及合作的第三方平台,通过自有资金进行了垫资,先行为你垫付赎回款,第二天再从你的账户里直接划走份额。
这种T+0的做法,我们投资人当然欢迎咯~早一天拿到钱,何乐而不为?
但在监管看来,这种做法违背了金融的初衷,容易造成操作风险。
再往后看,
最关键、最要命的“货币基金不能用于日常支付”的禁令,或许也离我们不远了。
这其实也好理解:货币基金的本质,就是一种“现金管理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也不应该具有支付功能,
但余额宝的开创性做法,就是让货币基金既能产生收益,又能直接用于支付,
这是余额宝能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积累上亿“宝粉”的杀手锏。
但这种做法,也偏离了货基的本质,而且存在企业先行垫资的情况。
随着余额宝规模越来越巨大(2018年一季度已达到1.6万亿),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挤兑的前提下,监管出手是迟早的事。
所以说,
如果未来,余额宝真的被取消日常支付功能,那无疑意味着,在单日申购额、单个账户持有额、T+0赎回、单日申购规模皆受限的情况下,余额宝将彻底失去最后一个亮点,并彻底沦为“鸡肋”。
而且,
那些具有支付功能的“宝宝类”产品,都存在下线支付功能的可能,比如微信的零钱理财、苏宁零钱宝、京东小金库.....
当然,个人认为,“取消日常支付”对余额宝乃至整个货基的杀伤力太大,监管不会轻易祭出。
如果货基能平稳发展,尤其天弘货基的增速能下降甚至规模缩减,监管就不太可能限制货基的支付功能。
这招,是货基整治的最后一张王牌。
你愿意跟余额宝说再见吗?
不论怎么说,对于余额宝的再次被限额,我们“宝粉”肯定有些遗憾。
但在经历了辉煌之后,近两年的余额宝被一改再改,如今已变得面目全非,
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更多是一种无奈吧。
其实,理财就是理财,消费就是消费,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
目前来看,即便强大如马云,也难以使一种产品兼顾两种需求。
至少,余额宝尝试过,也曾经成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