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顺利取出要看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如果金融危机不严重,余额宝应该可以正常赎回,如果金融危机比较严重,波及的面比较广,那余额宝就可能出现挤兑风险,甚至不能顺利取出。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余额宝是货币基金不是银行存款,是有一定风险的。
很多人以为余额宝跟银行存款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没有任何风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银行存款有存款准备金,有存款保险基金兜底,破产了最高赔付50万,而且银行的监管很严,存款的流向受到严格的监管。
而余额宝是货币基金,没有存款准备金,也没有保险基金兜底,风险需要用户自己承担。余额宝的投资去向主要有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虽然这些投资去向都是高度安全,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比较严重的时候,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会出现银行破产的情况,所以余额宝所投资的这些标的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曾经发生货币基金亏损并不能正常赎回的案例
发生金融危机之后,资产价格下跌比较严重,很多人为了保值,减少亏损,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赎回资金,如果用户短时间内大量赎回,就有可能出现挤兑风险,导致部分用户不能正常取出。
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就发生过货币基金不能正常赎回的风险。2007年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公司储备管理公司(ReserveManagement)重仓持有雷曼的商业票据,但是雷曼在2008年宣布倒闭,雷曼的商业票据公允价值估值几乎为0,从而致使ReserveManagement多只基金出现账面亏损,其中Primary基金跌至0.97美元,YieldPlus基金跌至0.97美元,而InternationalLiquidity基金更是跌至0.91美元。
之后出现用户大面积申请赎回,ReserveManagement受到严重冲击,只能宣布暂停赎回,并申请加入美国财政部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临时保护计划。
最后TheReserve公司不得不向美国证监会求援,其中Primary基金只以0.97美元的价格清盘,这让投资者蒙受3%的损失。
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余额宝也有可能出现挤兑风险,导致不能正常取回
很多人可能好奇,余额宝不是随存随取吗?怎么会出现不能正常取回的风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用户资金赎回与余额宝投资期限的时间错配问题。
我们都知道余额宝资金是可以随时赎回的,1万以内当天到账,超过1万的T+1到账,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余额宝流动性较强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用户投资与赎回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
如果哪一天用户一下子大量赎回,那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为放在余额宝上的资金是要投资到别的地方获得收益,这些投资一般都有一定的期限,主要以1年以内的投资标的为主,平均期限是120天左右。
如果哪一天用户大量申请赎回,但是投资的资金还没有到期,那余额宝就面临没有钱支付用户赎回的的风险,比如目前余额宝的规模大概是1.5万亿左右,如果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内用户要赎回其中的1万亿,而到期的资金只有5000亿,那就会面临5000亿资金缺口。
在这种情况发生后,余额宝上的基金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暂停或延长用户的赎回,导致用户不能正常取出;二是为了应对用户赎回,基金经理提前把未到期的投资标的以低价卖出,一旦余额宝短期内大量低价抛售持有的投资债券或存单,就会造成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余额宝收益进一步下降,最后导致用户赎回更多,一旦进入这个恶性循环,余额宝肯定是要停止赎回申请以应付挤兑危机。
当然以上是建立在金融危机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小规模的金融危机,以支付宝的实力,应该是可以应付得过去,所以余额宝用户的钱不会有太大风险,可以正常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