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十几年来,互联网巨头与银行之间没少签合作协议,可是最近屡屡成为新闻热点又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在2013年余额宝诞生之后,整个银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改变了很多,媒体一度认为银行是行将灭绝的恐龙,巨头们自己下水搞了民营银行之后才又发现,金融这行的门槛可不像卖点理财产品那样简单。
战略合作本身其实看不出什么,意向性的协议搞出几百上千亿也不困难,重要的是合作双方到底拿出多少资源以及要做什么事情。与之前工行、建行签约互联网公司相比,这次的农行和百度还是各自拿出不少诚意。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都参加了签约仪式,没点真金白银的资源投入也不会得到一把手的背书。
先看看此次农行和百度合作两个关键点:
农行这边的关键点,是与百度共建了“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两边的业务负责人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和农行副行长郭宁宁还现场演示了百度技术在农行掌银上的应用。像人脸识别、大数据风控、金融云之类的技术已经有股份制银行在使用,不全是自己研发的技术,都要依靠引入外部合作。有这么一个联合实验室,说明农行确实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到自己的产品上,而不是把自己绑在别人的平台战车上。
百度这边的关键点,是在这个场合宣布了百度金融三步走的战略:夯实金融业务、搭建金融平台、输出金融科技。在挖来人工智能专家陆奇担任总裁之后,百度选择的未来目标不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人工智能公司。人工智能到底能在金融领域有什么用,实际上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究竟能不能在农行的合作项目里做出符合“人工智能公司”定位的业绩,这种压力比签个合作协议更管用。
农行与百度合作的同时,工行选择了京东,建行选择了阿里。坦率地说,农行和百度在其中都不能算最强者。农行一向稳健,虽然近几年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众多试水之作,可毕竟没像工行建行那样全力投入融e购和善融商务。百度这两年的转型日子也不好过。
即便如此,农行与百度的合作仍然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于工农中建这样资产以万亿为单位的大银行,实在没法想象把自己绑到别人的平台上,微信和支付宝再大再稳妥也不行。从互联网公司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去IOE”开始,银行的技术实力就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鲜有哪个行业能像银行这样有自己独立的数据中心和庞大的研发队伍,可现有模式做出来的产品又偏偏赶不上快速迭代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