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事实上,经济学界关于货币的见解五花八门,甚至对货币的本质还存在大量的争论,至今还缺乏一个关于货币的一致的完整的精确的定义。
几种关于货币的定义
按货币本质定义:
1.从商品中固定分离出来,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或者说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
2.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按货币职能定义:
1.购买力的暂栖处。
2.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3.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4.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他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的资产。
货币小常识
货币一般来说,有三种状态。我们一般最了解的是恶性通胀,就是物价飞涨,肯定是不好的,但实际上,这三种状态当中,通胀还是相对来说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是温和通胀,就是2%,所以美联储一般就控制通胀的程度达到2%,这个是最好的状态,其次不好的状态是通缩,通缩非常不好,经济停滞,但通缩实际上也不是最坏的状态,最坏的状态就是滞涨。
滞涨是最不好的状态,就像生了癌一样,治他也不好,不治他也不好。滞涨了之后,表面上发了天量的货币。但是去不到需要钱的地方,也到不了老百姓的手中,表面上有很多钱在天上飞,有些中小企业还是钱荒啊,又没有反映在那个CPI上,所以老百姓要加工资又很难。总而言之,滞涨就是经济危机的前沿,是最不好的货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