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管,需要从基层做起,慢慢磨练,慢慢积累,慢慢升职,才能胜任高管职务,最后才能掌控企业,成为CEO,如桑达尔·皮查伊于于2004年加入谷歌,2015年10月接任GoogleCEO,2019年12月接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
据《哈佛商业评论》一项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Adobe等全球知名企业。
中国有一个观点是阶层固化,说明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升迁需要依靠一定的家庭人脉和人际关系,这种大环境下,很难有寒门出贵子的文化氛围,努力干不如出身好,伤害了很多人的奋进之路,也影响了很多杰出人士脱颖而出。
与中国稍有不同,印度裔高管的家庭背景几乎很普通,但教育背景过硬。倚重教育,中印具有相同的地方,国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非常强大,但是教育存在一些弊端,那就是填鸭式教育为主,缺少一种创新意识。
CEO,大多数在印度顶尖高校完成本科教育,然后在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可见印度教育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这与印度经济相对落后有关。
印度人通常在一家公司慢慢升职,而不是为了更多的薪水跳槽。可见印度人对金钱的追求不是一个短期目标,在工作中更加能够脚踏实地,以中庸思想为主导的现代国人,已经出现严重的蜕化,对金钱的追逐可谓是无以复加,因此工作上很难有一种稳定的心态参与,跳槽成为了一种时尚,有奶便是娘成为某些人的工作信条,谁给的钱多,就给谁干活,这种理念驱使下,很多人频繁跳槽,虽然薪酬很高,但未必能有大的进步,很难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掌门人。
短期化的目标下,国人心态浮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弊端。所以缺少科技创新,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创新,这是一种人口红利发展模式,不具有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