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蔬菜终端销售市场将保持较高价位运行,而产地则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就在前天,我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某地菜农蔬菜运不出来,黄瓜0.2元一斤,韭菜0.5元一斤,很好的蔬菜只能任其烂在那里。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从小区的商店买了几样蔬菜,大白菜2.5元一斤,洋葱4元一斤,韭菜9元一斤,西红柿7.5元一斤,比年前这边的蔬菜价格还要贵一点。
商品需要流通,供需平衡时价格才会稳定,而当下在终端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产地则是运不出去的局面。
随着疫情逐渐缓解,普通家庭会从有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就不出门变成集中采购蔬菜,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将稳步回升。
受各地封路影响,司机有顾虑,商家有顾虑,一些农村也进不去车,影响到蔬菜销售。对于蔬菜产地来说,当下是产能过剩的情况,价格卖不上去,收购的商家也少。前期运不出来的蔬菜会低价销售,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司机和商家能得到实惠,但是终端价格只能略低,而不会真正低多少。
随着需求不断增长,蔬菜供应会逐渐稳定,但是总体消费会低于之前,产地蔬菜价格经历一个非常低的阶段后也会稳定回升。
农民没有定价权,信息又不够畅通,对于囤积了大量土豆、洋葱、大白菜等耐贮存的商家是利好,但是农民很难从中获得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