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物价波动主要是三个因素:1,通胀通缩。2,供求关系。3,成本。但是,疫情期间期间物价普遍上涨,也就是单边上涨,
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
首先,来分析,疫情期间,物价普遍上涨的因素:
1,膨胀因素。疫情期间,社会生产减少,成本上涨,需要大量的纸币维持流通,纸币的购买力被稀释,物价自然相对上涨,形成了普遍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2,供求关系。
商品供应量充分价格稳定,供应量减少,失去平衡,自然是出价高者得,这也是造成特定时期物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3,成本居高不下。人工费用上涨,交通运输费用上涨,正常售卖的风险上涨等。
小结:从传统的理论来看,物价普遍上涨有它的基础。
其次,疫情期间有特殊的因素:
1,疫情造成产品成本大幅上涨。例如,100斤白菜,成本一元,正常售价两元。但是由于无法正常出售,其中的50斤已经烂掉,那么,成本就翻了一番,达到两元,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2,消费心理,行为变化。
对未来有不确定性预期。这会储使消费者,不计价格成本,大量存储,抢购,造成短时间商品供求失衡,推高物价。
3,正常商品流通,因特殊因素使其受到限制。
以往传统社会,属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当今社会化大生产,一体化,当交通物流受阻时,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小结:这些特殊时期的因素,和传统因素,共同推动物价上涨。
最后,来做总结分析:
疫情期间,物价上普遍上涨,增加的成本有一定特殊性主要在于:
1,交通物流限制,带来的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变化,增加了成本。
2,绿叶蔬菜,养殖业受到冲击,促使成本大幅上升。
3,整体社会成本上升,通胀预期,供求关系失衡,避嫌抢购,推动物价上普遍上涨,成本上升。
友情提示:此次物价的涨幅,时间等,还需要结合疫情的时间,生产恢复的状况,国际贸易等等情况来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