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存款家庭在疫情期间可能会比有存款的家庭更加焦虑,但它反应出的不单单是零存款这一件事情,还有它背后的很多问题。
一、斜杠的必要性
斜杠就是副业或兼职的意思。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给我留言,让我带他们做自媒体,做兼职。要知道,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大家对于兼职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在疫情期间大家逐渐开始意识到“东方不亮,西方不得不亮”的急迫感。
对于零存款的人来说,没有工资收入来源,肯定焦虑。可如果有兼职收入,而且这个兼职收入,并不因疫情的存在而消失,那他们一定很有底气,安全感十足。
我爱人二月份的工资只有三千多块钱,我的也只有几千块钱,但我们的斜杠收入已经达到了八千以上。即使二月我们没有工资,没有存款,月供和开支都是不受影响的。
斜杠收入在当下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认为你的工资高就可以忽略它。它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数字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主业的副本。主业不在,副业立马就能顶上。
二、强制储蓄的必要性
之所以走到零存款这一地步,多半就是没有储蓄的习惯。其实这在我们国家是比较少见的,大家流传千年的是“深挖洞,广积粮”的习惯和“人有旦夕祸福”的忧患意识。
可由于现在房价及其他物价的上涨,人们的收入尚不能满足债务的偿还和日常的开支,如何能够储蓄呢?
这就要提一下强制储蓄的概念,我们习惯于把钱存在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看似有利息,比银行利率还高。可是,它并不是强制储蓄的方式。原因是它支取太方便了,对于可花可不花的钱,它是起不到“节流”作用的。
强制储蓄的魅力就是让你在花钱那一刻痛苦,在数钱那一刻快乐。花钱的时候,想取取不出,或者不容易取出,很痛苦。但存款到期时发现,哇塞,原来我存了这么多钱,这种快乐的感觉是很鼓舞人的。
建议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尽量把存款的大部分配置到强制储蓄的单元,让自己不再零存款。
三、高负债的危害
如果收入大于开支,没有人会不储蓄的。零存款的人多半还是支出金额太多了。要满足人最基本的衣食住用行,支出是不会太多的。之所以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入不敷出,主要还是因为债务支出比较多。
买房要贷款、装修要贷款、买车也要贷款、买车还要贷款,这一系列的贷款都是需要用收入来偿还的。有了这些负债支出,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永远停不下来。
疫情期间迫不得已必须停下来,催债的电话立马打过来。疫情结束以后,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降负债。没有钱怎么降?没有钱就赚钱,开源加节流。
总结:
疫情把之前隐藏在地下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也把以前的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进行了放大。以前埋下的隐患,现在开始尝到了恶果。建议现在立即就行动起来,抓紧找到自己的斜杠收入,开始强制储蓄,降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