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认为,“现金为王”并不是针对经济危机来说的,如果真正发生了经济危机,现金也不能实现保值增值,反而要想办法抵抗货币超发导致的货币贬值。
1、关于“现金为王”的理解
所谓的现金为王,其实主要是从流动性的角度来说的,并不是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意思就是当一些资产出现价值被低估的时候,变现往往很困难,持有资产不如持有现金,因为现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比如现在全球股市大跌,持有股票显然不如持有现金好,所以,对现在的股市来说,就是现金为王,同样的情况,如果楼市价格下跌,房产想变现也非常困难,不如手里持有现金灵活性好,这也是现金为王的表现。
2、关于发生危机要不要持有大量现金
有人认为经济危机时期要遵循现金为王的原则,这本身就有失偏颇,纵观历史上各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有时候扛着一袋子钱都买不到一袋子面包,持有现金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发生危机的时候不应该把全部资产都变成现金。
危机发生之后,整个社会经济变得萧条,这时候需要寻求能够避险的资产,而不是只有现金,常规的避险资产有黄金,另外就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因为人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水电暖煤等公共事业类的资产往往具有避险的功能。
3、关于如何在危机的时候抵御通货膨胀
这个问题比较值得探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物价会上涨,货币会贬值,资产价格会发生价值波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很难的,能够保证资产减值相对较少,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比如最近,股市下跌了30%,原油下跌了40%,黄金下跌了15%,货币贬值5%,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资产贬值幅度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即便在股市下跌30%的情况下,有的股票可能下跌了50%,但是医药、消毒类的股票可能上涨了百分之30%。
随着经济衰退的进行,各种资产的贬值幅度可能还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保证投资某种资产可以在危机的时候抵御通货膨胀,我们只能跟随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或者利用组合投资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