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内需能否拉动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疫情环境下,内需能否拉动经济增长?答案显然是不能。内需目前尽管占国内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的58%,但是事实上,内需受到外贸需求的影响非常大,其中,不是经济结构“占比”的问题,而是财富来源和百姓收入增长的问题。道理非常简单,内需,如果没有赚取外贸的钱,也就是赚世界的钱,那么,仅仅国内部分,其“收入增长”是非常不稳定和非常难增长的。

从一个国家的外贸来看,本质就是赚取别国的贸易顺差,并且在这个“顺差”的同时,产业链跟随逐步的成长和进步。以苹果手机为例,苹果手机每年经由富士康等代工厂出口的金额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从而为国内包括富士康在内创造了120万以上的就业岗位。而从富士康辐射到上下游的就业人口,起码在几倍以上。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失去了苹果的订单,丢失的仅仅是“富士康”带来的12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吗?如果从苹果手机占比全球手机产业链价值的30-50%来看,丢人苹果产业链价值就等于丢失了世界手机30-50%的价值,那么,赖以生存的富士康们,他们对上下游的影响又如何消化?

更不要说苹果每年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带来我国制造业和产业链的同步升级带来的产业链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规模的损失。

再回头来看,假设,围绕着苹果手机产业链,富士康大约120万的就业岗位,而上下游应该比这个规模更大,以一倍计算就是同步丢失240万岗位,以五倍十倍计算就是600-1200万。而我国一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就1200万。那么,以什么替代这个就业岗位的缺口?

再以丢人的就业岗位来看,这些丢人工作岗位的人员,显然就失去了收入机会——收入中,如果以最擅长和熟练工作来看,获得收入,比转移或者不熟练岗位的收入显然会更容易获得。

而如果从地区经济结构来看,则问题更大,以我国出口外贸型经济来看,广东,苏州杭州,上海,相对来说,外贸经济结构占比比较大。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我国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如果失去增长,很难想象其他地区能够替代其增长贡献。

再从历史角度来看,非典,08年次贷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再到此次国际疫情,一旦外部需求停滞,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外贸型经济结构部分,往往反而也体现在诸如内需的典型,比如房地产经济,比如内地基建投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和流入的外汇有些很大的关系:流入外汇,则央行需要流出同等的人民币换汇,从而放出流动性。反之,当外汇因为贸易减少时,美元流出,则央行需要回收人民币对换美元给流出的外汇,从而减小了国内的人民币流动性。

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外贸经济的停滞,对经济永远的影响,不仅仅在就业岗位的影响,也在产业结构保持世界同步或者领先的增长和带来的投资,更是在人民币流动性上影响着内需的增长质量和速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