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业格局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
疫情只是暂时的
从过去人类历史发生的疫情来看,传染病终究会过去的,人类一定会战胜病毒的,只不过目前新冠肺炎还没研发出疫苗或特效药,需要时间,有可能是一到两年。
目前我国制造业受到冲击,出口外需型企业订单量减少,内需难以恢复到正常状况,其实不仅是我国面临这样的局面,全球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有实力的制造业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疫情之下必然会加速淘汰一批技术落后、资金实力差的产能,未来有技术有资金储备的企业能发展下去,因而今年的制造业大部分是保存实力的做法,但只要市场存在着需求,制造业的格局是很难被改变的。
为什么制造业格局很难被改变?
1、我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工业门类齐全
从产业链分布的广度方面来看,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从而形成了一个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自主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到可以满足民生、军事、基建和科研等一切领域的需要,中国产业界藉此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国际金融协会(IIF)在2019年底曾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强调说,希望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基地的国家可能都会感到失望,他们要么体量太小,无法吸收中国庞大的加工和装配贸易,要么缺乏技术和供应链来处理更复杂的生产,缺乏支撑这一切的基础设施,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目前还难以撼动。
从这样完备的工业门类来看,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国家代替中国。
2、企业迁移需要成本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想要迁回本土国家地区,需要大量的成本:人力物力财力及其昂贵,最重要的是在本土是很难找到中国原有成熟的配套,企业终究是需要盈利的,如果仅仅是靠政府补贴,是很难一直发展下去的。
3、正确看待中国的制造业
我国工信部长说得很中肯,我们制造业没有想象中强大,别的国家也没有到要依赖中国的程度。没必要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感觉沾沾自喜,也没必要妄自菲薄,觉得不如别国,我国制造业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一些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其他国家手里,比如我国制造业也需在质量上提高。
结语
只要我国继续保持良好的改革开放态势,做好自己的事情,制造业一定俞强。